美文网首页
寄情野营路 重访当年地

寄情野营路 重访当年地

作者: 胡杨sjy | 来源:发表于2024-04-05 19:29 被阅读0次

  ——镇海中学四连十五排重走野营故地纪实 

        作者  陈建平

烟花三月,春意融融,在含芳吐翠、生机盎然时节,镇海中学四连十五排重走野营路的寻访活动开启。 

镇中西部(东部校园是锻压机床厂)

上世纪70年代初的冬季,为响应毛主席、党中央关于“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的号召,镇海中学组织全校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野行军训。

1970年12月中旬,全体师生背上背包、带着炒米干粮浩浩荡荡地从镇海渡口出发,过甬江后,徒步踏上了野营拉练之路。全程途经并宿营于大碶民乐、塔峙青林、三山、昆亭、上阳钟家湾、郭巨中宅、峙头、白峰等地;于当年12月31日晚从白峰中学开始返程,次日新年元旦的清晨抵达江南渡口回到城关,圆满结束了为期约12天,行程数百里的野营拉练,经历了白天行军、夜晚轮岗执勤的准军事化的历练。

半个多世纪之后,我们四连十五排曾参加那次野营的部分同学,怀揣着重走情结,在当年南渡出发点——镇海花园大酒店前集结,开始了寻访之程。 

此次四连十五排的当年野营寻迹之行,是北仑三山至白峰的这一段途经地。 

3月28日下午1时,各自驾车向三山进发。     

一、烟花三山迎访客 

早晨的一场疾风骤雨后,车窗外远山略显迷蒙,而行前连日几天的记忆冲刷,往事越发清晰。  目的地临近,下国道之时,拉长的思绪、相互的追忆才戛然而止。 

抵三山后,我们一行下榻于开元颐居宁波溢泉山庄。山庄的老板娘是一位上海知青,后与本地青年相识成家,经过几十年的打拼奋斗已富甲一方,闻名遐迩。她们除经营此山庄外,租赁着周边的600亩的田地,主要是种植花木销往各地。粗聊一阵,她虽比我们年长但几乎是同时代的人,有过相似的经历,因此彼此也有共同的话题,聊的也较投缘。言谈中她不断称赞我们为当年的这一段经历而专程寻访的情愫,赞扬我们同学之间这么多年的情谊。

宽敞舒适的开元颐居酒店,与当年的宿营地天壤之别

在她的悉心安排下,我们很快入住完毕,在稍作安顿后,便集体出发开始了旧迹寻访。  三山村是我们野营途中第三个落脚点,当年的行进线是从塔峙出发走山路窄道,途中翻越了整个野营过程中最高的岭——溪岙(气懊)岭,在走这一段路时,学校组织的宣传鼓动队在道两边打着快板为大家鼓气加油,后来学校的即时野营简报,对各连排过岭时有一个综合报道。越过山岭后便到了三山公社的地界,当晚宿营于三山村。 

“三山供销社”旧址 潺潺流水带不走的回忆

三山村有我们不少散落的记忆,现在留存在心底的最深印象就是当年最高的三层楼地标建筑,而浓浓的记忆点是一楼的供销商店。

经过数日来的行军拉练,吃饭的主菜永远是清汤寡水的萝卜青菜。正是馋嘴的年纪,总是期待有可口的食品尝一尝。休整期间,路过这家商店时,有些同学就悄悄地走进商店小卖部,有购5分一卷的小桃酥或饼干之类的食品解馋。(按照学校纪律是不允许外面买食物的)不少同学对此印象深刻,出发前念叨着要去寻找,回想当年的美味。

  当我们驱车导航来到村中时,下车经向行人询问,并由他们指点方位后,我们凭着模糊的印象边走边认辨着,当一个左拐弯,看到面前曾经熟悉的三层楼房时,急切上前向坐在楼前的老年人打听了解,确认了我们面前的其中一个楼就是要寻找的地方。现在眼前的这个楼房虽经装修,旁边又多了其他的三层楼,但能找寻到那时的楼房并留影,也算是遂了我们此行的心愿。 

走在三山的街上,熟悉而陌生,路街有了大的变化,而周边依然流水围绕,过往印象里汩汩的清澈溪流,经过早晨的骤雨变得有些混浊,而我们的到来,此时湍急的流水似乎流的更欢,仿佛要把我们今天寻访的点点滴滴带向更远的地方。     

  二、万千情结钟家湾 

当年,行至钟家湾我们就宿于钟家湾小学,每间教室的地上铺上稻草,晚上大家通铺而卧。而印象最深的是当晚的紧急集合,半夜集结号突然响起,大家疲惫的身躯在梦境里迅速起来,然后在集合后进行了军事演练。 

今天,我们来到昔日的故居,曾安营的这座小学现已为东海针织厂,走进后我们指认着熟悉的地方,叙说50多年前的情景时感慨万分,并拍照留存。 

钟家湾大队部 曾安营的钟家湾小学,当天半夜在操场上紧急集合

当年野营到钟家湾,有人说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这里设有一个忠字台,当地的人们每天都要敬祝老人家万寿无疆,这在全县也是远近闻名。现在当我们来到小山坡上时,当年的忠字台已拆除,旧址则依稀可见。  行走在村中,一些当年我们走近过的的建筑依然还在,有部队驻军的老屋,有大队部的老房,但几十年的风雨剥蚀,已斑驳破旧。大路旁原大队部的大门是紧闭着,饱经沧桑的老屋每天无言地迎送各方来客和来往路人,这一次又见证了远道而来的专程访客。

三、回望历史行当今

第二天上午行程安排是打卡港口博物馆和梅山湾沙滩公园。  走进海螺形状的港口博物馆,就走入了时光空间,各展厅的布放,回溯着一段段历史过往,场景逼真形象,展品琳琅珍贵,呈现了我国港口的历史演变,也真切感受到港口发展的沧桑巨变。  而我们现在身处的北仑这一区域,曾是偏僻的乡村,落后的渔港。回想当年的行军路上,在昆亭海岸迎着寒风行进时,举目远眺海天一色,感受到的是严冬的萧瑟。但何曾想到弹指几十年,这里一带已成为世界的东方大港,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感觉我们曾经走过的这片土地的历史厚重,由衷地发出我们的赞叹。  走出沉淀历史文化的港口博物馆,来到梅山湾沙滩公园,感受蓝天碧海给予的温存。  沙滩公园于2018年7月正式开放,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人工沙滩,得天独厚的蓝色湾区是滨海休闲度假的游乐胜地。  走入公园,是此次活动最为轻松的时刻,踏上柔软沙滩顿感心旷神怡。蓝天碧海的背景下,大家漫步徜徉,或高歌或轻舞,兴奋时得意忘形,洒脱无拘。女同学摆起各种身姿轻盈飘逸,尽情嬉戏。一种表情,一个动作,都是在向无悔的青春致敬、向磨砺的岁月感恩。当最后一个个纵身一跃,一张张展示翱翔的照片定格时,使人感受到曾经的青春并没有远去,如今芳华依然且生气勃勃。

我们也是历史见证人 青春常在 归来还是少年

四、白峰再忆青春时

白峰,是我们这次行程的最后一站,而白峰中学则是当年结束野营的返程点,对此我们有莫名的感慨和向往。  50多前我们是在夜色中与白峰道别,今天我们在午后阳光下奔赴那里。  驱车来到学校,学校的李校长等人早已在大门口迎候我们一行,在边听着李校长的介绍,边讲着我们的来意时,我们一起走进校门,走到田径操场边。在三月柔和的午后阳光下,操场上的一些学生们正舒展着身姿,洋溢着他们的青春活力。看到这一切,在场的老师提议,让我们走入操场再次体验学生时的体育受训。当全体排成队列后,在朱琪芳“立正稍息、向左看向前看”等一系列的口令下,我们即时反应、动作规范、报数响亮。随后又齐唱起耳熟能详的“社会主义好”等当年歌曲。随着情绪的激昂,我们开始活动身体,和着“一二三四”有节拍的呼声,在田径场上跑动起来,学校的老师则手持相机在队伍前后抓拍录像,也为我们助威,虽然我们已年迈,跑态略显笨拙,但也坚持跑了一阵。  在校方的盛情下,我们步入教室,当看到室内大屏幕上显示的“热烈欢迎镇海中学四连十五排回家——白峰中学 2024、3、29”大字时,我们为之动容,为学校温馨暖心的安排布置而深受感动并湿润眼眶,每个人都不由自主的在屏侧依次留影,全体也欣慰地合影留念。

野营拉练路的最后一站--白峰中学给了我们一个惊喜

在围桌座谈时,文雅干练的女校长对我们当年的野营活动充满敬意,也对野营情况提出了一连串的发问?“为什么有这么一场野营?野营途中苦不苦?途中有没有同学掉眼泪?家长是否支持或同意?大家能否经受住这样的行军考验?听完这些提问,我们感觉这不是难以回答的问题,自入学初中以后,我们把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认为是很自然的事,从没考虑过苦不苦、累不累,想到的只是要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加强自我世界观的改造。因为那时候我们耳畔经常响起的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时刻想到的是“要把红旗插遍全球,我们是当然的旗手”的信念 ,只要学校一声号令,老师一个通知,我们就会积极响应。那个年代我们经历的锻炼多了去了,如在盛夏酷暑下,到农村田间参加双抢劳动,每学期也到深岙大山处的学校农场经受人生磨砺。  不断的询问,不断的回答,想想确实我们那时候年少,当年镇海中学从一连一排到四连十五排的15个班级中,我们四连的十四、十五排是最低年级的两个班级,而我们所在的十五排,虽然平均年纪最小,只是13、14岁左右的初中学生,但意气风发,不畏困难,与大部队一路同行。野营路上,我们进行访贫问苦,忆苦思甜;早上晨操列队军训、晚上大家通铺紧挨;晚间又要二人二个小时的轮岗执勤,半夜又有紧急集合。在数九寒天时节经受一番意志磨练、精神洗礼。后来我们的四连,也成为镇海中学历史上唯一受过表彰的“四好连队”。

五、没有终点的野营路

一天半的怀旧行程,在与白峰的告别声中结束了。感谢白峰中学的热情接待,也感谢李校长抛出的话题。当今社会少年儿童被骗失踪现象时而所闻,校园霸凌事件也频频发生的现实下,李校长这一连串的“灵魂之问“引起我们对教育、对人生的再思索、再认识、再启迪。 李校长与我们的问答中,让我们对上世纪60年代末镇海中学开展的那场野营拉练,有了更深的理解、更有力的诠释,也使得我们的此行赋予了新的内涵,显得更有意义。  是当年全校800多师生组成的野营队伍,以不怕困苦、团结互助;顽强作风、坚韧斗志;服从指挥、勇往直前的风貌气势,形成了当年镇海中学的一种“野营精神”。 而这种野营体现出的精神是当年全体师生不怕艰辛,战胜困苦中凝成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仍弥足珍贵,理应维护弘扬。

车行驶在返程路上,此时,想起了54年前在白峰挥手告别的那个夜晚,那天出发前的晚餐,记忆中比平日稍有改善,多了那么一块肉。但每个人都知道,行程安排是通宵艰苦的夜行军,定于第二天的早晨到达江南渡口。出发后开始大家还是精神饱满,但一到下半夜便困倦来袭,走路开始踉踉跄跄。到后来有的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只是机械地摆动着腿,有的迈着脚步却跌跌撞撞,走着走着撞上了前面同学的背包上;也有同学不知不觉走出路道,走向小河边,在大声向他疾呼后才从梦睡状态下惊醒,停止脚步而折回。  今天我们坐在车上行驶在返程的路上,想起50多年前,我们青春年少踏上行军路,是日行夜宿,历经10余天的拉练后,披着新年的第一缕晨曦凯旋。如今我们两鬓斑白是乘车寻访故地青春足迹,俯仰之间,人生沧桑,更觉得要不忘初心,珍惜当下。  此刻,又想起了前一天到达的晚餐上,在把酒言欢的浓浓氛围中,大家举杯预祝这次活动的圆满,致谢活动的发起策划者吕齐鸣;热心的组织者陈利利、施金飞;还有驾车者贺迎一、周刚毅、陈钢、吕习工。当沈佳音排长又一次唱响那我们熟悉的《往日时光》时,16位参与者应声附和共鸣,歌声中流淌着我们初中二年多的校园年华和50多年来的同窗情缘。

车继续行驶,前面已是晚霞满天,夕阳余晖下,明天又会有新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此时,我想起李校长的一席话:“白峰中学虽是野营拉练的终点,也是流金岁月的源点”。是的,岁月不居,生命如歌。我们心中的野营路并没有结束,白峰是返程也是新的起始,路正温馨地伸向远方……。

二〇二四、四、三

相关文章

  • 我让学生写有关春假的作文,学生却发给我两张照片说:无以言表

    学生Joy 和她的妹妹在美国的野营️地。

  • 重访潭柘寺

    重访潭柘寺 【深圳】何良 一 那是八年前的一个周末,我与同窗好友结伴谒访潭柘寺。当年正值年青...

  • 重访

    清风拂面,夏天的风如此清爽怡人,中午的阳光显得不夺目耀眼,乡下的路上少有行人,正午乡村是一副宁静如水的山水画一般美...

  • 野营偶感

    其 一 师生携手去野营,一路欢歌笑不停。 柳绿杨青小花黄,溪水岸...

  • 《常德桃江访亲友》

    别亲鼎城路,驱车奔桃源。 兄妹情犹在,路长思忆绵。 还寻旧山水,重访故人园。 道旁芦花舞。沙洲鹭鹚旋。 小桥通花海...

  • 关露 : 一场幽梦无人近

    当年看《风声》时,对电影里的女特工顾晓梦,也就是“老鬼”,佩服不已。后来看到原著作者麦家在央视《重访》栏目中说,自...

  • 小鸡可可(10)

    早上他们早早的起床,准备好了,大大的包袱,准备去野营啦!他们先到学校去,集中之后坐着小车去野营啦。他们第一个去的地...

  • 野营

    二月兰开满了整个公园 孩子在广场上放风筝 风把人吹瘦,把花吹旧 夫妻推着婴儿车 穿过丛林间的小径 鸟在飞,野鸭在水...

  • “野营”

    在反反复复的犹豫不决之下,昨天傍晚,我妈终于下了决心,带着我去坡上跟她一起守护苞谷了。 一吃完晚饭,她就开始催我,...

  • 野营

    五月中旬下了两场雨,天晴了二天。城市和森林马上换上了绿装,简直一夜入夏,满眼葱绿,油亮亮的。 初夏怡人,不负良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寄情野营路 重访当年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io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