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戏说战国之三家分晋

戏说战国之三家分晋

作者: 半卷闲情 | 来源:发表于2020-06-15 00:17 被阅读0次

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是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其实不然,如果不是实力最强的智家昏招频出的话,最有可能再次演绎一把“田氏代齐”,到那时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就是“战国五雄”了。

晋国在春秋时期可以说是一个“超级大国”了,仅仅从史学家眼中的春秋五霸有N多版本,但是晋文公始终是内定的一员,就足以看出晋国的强大。但是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留下了公室不够强势的隐忧。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最终形成了智、韩、赵、魏四卿博弈的场面,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智氏。

智伯瑶执政后以强大晋国为由,要求每家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献给晋公,这无异于明火执仗的抢劫了。迫于智伯瑶的强大,敢怒而不敢言的韩、魏都拿出了土地,只有赵襄子拒绝献出封地。从这一点看赵国人的血性是先辈那里就带来的,要不怎么就说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呢。

被当众啪啪打脸的智伯瑶自然是心有不甘了,带领着三队人马直奔赵家。实力和想法明显不在一个档次的赵襄子倒是也有自知之明,迅速带着赵家兵马退守家族经营多年的老巢——晋阳,也就是现在的太原了。这里不但本身地势复杂,易守难攻,仅从当年解放军历时六个月、伤亡四万多人才攻克太原就可以可见一斑了。而且经过了赵氏的几代经营,绝对属于民心可用那一类的,即使是到了后来联军在久攻不破、使用晋水淹晋阳城的时候,“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

正在城死国破的危急时刻,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人物登场了,他就是张孟谈。作为赵襄子门客的张孟谈只身深入到韩魏营寨中去,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利用韩、魏和智伯之间的矛盾,一句“臣闻唇亡则齿寒,今知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亡则二君为之次矣”,就直接说服了韩、魏两家与赵军联手杀掉了智伯瑶,灭亡了智氏一族,三分智氏之田,为最终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

由此看来战争的胜败固然取决于实力,但是策士的谋划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按照实力来说,智氏一打三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也就是张孟谈的策划,在加上得意忘形的智伯对盟军的疏于防范,直接导致了身死家灭。从此之后,晋公室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到了公元前403年,万般无奈的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自此之后前开了七国争雄的帷幕。

相关文章

  • 戏说战国之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是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其实不然,如果不是实力最强的智家昏招频出的话,...

  •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24

    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第四章:礼坏乐崩之三家分晋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晋国也政变了。 易中天:对,三家分晋...

  • 戏说战国之一《三家分晋前传》

    晋,至今还是山西的简称,这大概就是文明的传承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晋国绝对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至少寒食节的来历就始...

  • 陪伴营|先秦印象·学习笔记0918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简单点就是赵、魏、韩三家将晋国瓜分了,历史自此由春秋进入战国,开始赵、魏、韩...

  • 战国 | 三家分晋

    春秋历史的发展,晋楚一直是主旋律,从晋国称霸,到晋楚争霸,再到各自为霸,可谓跌宕起伏,顿挫波折。 晋国,地处“中国...

  • 战国: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前403年 政治背景: 1 - 晋献公起,国无公族,士大夫阶层势力陡增。晋国六卿:韩氏、赵氏、魏氏、中行...

  • 资治通鉴002:选继承人品德第一

    了解过东周的背景,还需要了解一下战国的开始。一般而言,三家分晋就是战国的开端,所谓三家分晋,就是晋国覆灭,韩国、魏...

  • 三家分晋的终局:势力最大却被终极反杀,从四家分晋到三家分晋

    春秋战国时期三家分晋的典故想必多为世人熟知了。但是三家分晋之前很多年,有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这场战斗奠定了三家分晋...

  • 0928 围魏救赵

    三家分晋为战国开端,战国初期,魏国最为强盛,但魏处于四面夹击的位置,于是三晋联合,大败秦、齐、楚国,获得大片土地。...

  • 战国之始-三家分晋

    智氏、魏氏、赵氏、韩氏四家赶走中行氏和范氏,瓜分了两家的土地。 六家名义上是晋国的公卿,土地名义上也是晋国的,四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戏说战国之三家分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mq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