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早上,我在细读蒋坤元老师的文《摇船的故事》时,第一感觉就是:
蒋老师就是那个在苦难中被看好做强的人!
读的时候,我脑海里还不断浮现出一些较为熟悉的谚语来,比如“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练变纯钢。”
这些谚语用在蒋老师的成长词典里,是不是非常形象贴切呢?
2.
还是品读蒋老师的一个个揺船的故事吧!其中包含着蒋老师小时候生活中的艰辛、无奈、甜蜜、酸楚,还有他小小心灵的独白。
第一个说的是,蒋老师小时候帮队里记割青草工分的故事。
小小年纪的他能从现实生活中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
一个人做事要诚恳耐劳、要认真负责,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这样才会被信赖,给予托付,担负使命。
队长对我说,你长大后就是做干部的一颗好苗子。
蒋老师从小就懂得长远看问题,权衡利弊,战胜私欲。
他不图眼前利益,不做一个失诚信的人!
这是生活的磨难锻造,赋予了蒋老师的聪慧和果敢,以至于让队长刮目相看而得到赞扬。
虽不能以“以小看大”的目光来度量某个孩子的未来,但生产队队长确实看好这个小小的与此不同的孩子。
后来的事实证明,“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二个故事是,他与父亲一起去卖猪而遭挫败的故事。
蒋老师在残酷的现实中早早地体会到了世态炎凉。
他在面临父亲的愁苦、郁闷及伤感时,他幼小的心灵里已经开始洒下了为家人分担生活压力的意愿。
那时候,他便有了一个萤火般闪烁的志向。那时候的志向虽不够远大,但也是他已体味到人生的不易而学会了担当和思考的独白。
面对想当一名收猪师傅的儿子,父亲的笑是苦涩的,也是欣慰的。他笑儿子长大了,正是需要历练的时候。
我还读到了他与妻子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揺船装石灰水的故事。
他坚定地相信,为了家人的幸福生活,经受再多再苦的艰辛和劳累不会觉得累。
家人的爱是他奋勇向前的动力!为家人吃苦,为成功而奋斗,经历苦难也是无怨无悔!
最后,读到了一个正直无私、胸怀坦荡的蒋父。
蒋父以自己的思想教育孩子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不能弄虚作假。
他还以稳稳妥妥的揺船道理告诉自己的孩子,做人要堂堂正正,力求做到与人与己都问心无愧!
3.
苦难更是一块铁,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千锤百炼炼成钢材。
一个人吃过多少苦,就会获得多少忍劲和刚强。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磨练,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领悟和造化。
铁终于被锻造成了钢,同时也历炼出了蒋老师的刚强和韧性来。
非同寻常的刚强和韧性,成就了他四十岁的崛起的斗志和无畏无惧的魄力,也为他树立了决胜千里的信心与力量。
对一个有着远见和抱负的智慧者来说,苦难是一种享受,苦难是一种财富,是苦难化智慧得来的财富。
蒋老师何此是一名智慧者,他更是一名觉醒者。他以自身经历书写出书籍,施教于大众人生哲理和悟性。
苦难的磨砺为他企业和文学的巨大成功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苦难中被看好!苦难中做强大!说的就是阳澄湖的传奇——蒋坤元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