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分享:谦宇

记得初中时候这篇文章特别喜欢,要求背诵下来,最著名的句子当属: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收嗟来之食了。当时对于一个十几岁又讨厌的女孩子来说,并没有多深刻的感触,我想如果老师讲课的时候告诉我们,女生要学习乐羊子妻,做个贤妇才是女孩子最根本要把握的大事。男生要娶个乐羊子妻这样的女子做妻子,这样才会家风正统、光耀门楣。我想听到这样的讲解同学们一定由此文树立能指引一生的婚姻观。
然而并没有,应试教育只给标准答案,背下来就行了,跟日常生活根本就风马牛不相及!我至今奇怪,当时我根本不上语文课,还处处跟语文老师作对。发自内心不喜欢她。但是为什么偏偏让我做语文课代表!
时过境迁,我已经超过了曾经语文老师教我们时候的年龄。经过了了解了太多事情,也能理解了老师的局限和被动。很多时候在一个封闭的文化陷阱里又能输出多少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呢?!
今天借简书一方平台重温儿时的课文《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的妻子,已经不知道原来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嗟来之食’,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出拜师求学去了。
一年后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 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迟延荒废时光。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并且七年没有回来。
这期间,有一次邻家所养的鸡误闯入乐羊子的园中,婆婆偷偷抓来杀了做菜吃。到吃饭时,乐羊子妻却对着那盘鸡流泪,不吃饭。婆婆感到奇怪,问她原因,乐羊子妻说:“我是难过家里太穷,饭桌上吃的竟然是别人家的鸡。”婆婆听了(大感惭愧),就把鸡丢弃不食。
感悟: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它通过三个小故事,赞扬了羊子的妻的高洁品德和过人才识。乐羊子妻的两段话,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并且对不同民族,不同政见,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人来说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她告诫人们:做人就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做事就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1.乐羊子妻不但不收丈夫拾来的金子,而且用“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典故说服丈夫,进一步指出因贪小利而失大节的危害,使乐羊子非常惭愧,知错就改并远寻师学。
2.乐羊子妻“引刀趋机”以自己织布必须日积月累“遂成丈匹”的切身体会,说明求学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道理,最后归结到“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妻子这一番借织布来讲道理的话,使乐羊子深受感动,最后“复还终业”。

3.最后乐羊子妻跟婆婆相依为命的日子过得虽然清苦,但是她安贫乐道,并不为美食所动,同时用行动提醒婆婆此举不妥。制止婆婆做错事,避免了将来一再损失德行!此乃真孝媳!
这是在前天的《女三字经》里讲到的为人妻子的道中所想到的小故事,当然历史上类似这样贤德女子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以后继续分享。
那么从明天开始我们继续分享《女三字经》之〈妇道章第三〉
今天就到这里,晚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