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乐羊子妻 贾宝玉 疏钗近黛
《后汉书·乐羊子妻》一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羊子)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故事一开始就说,羊子是出远门求学,一年之后才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来问他回家的缘因,羊子回答说:
“在外面呆久了,想家了,所以就会回来了,没有其他的什么事情。”
其实这在一般人看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人之常情,但是这件事发生在乐羊子妻子的身上就是另外一种境况: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而这些话就是妻子给她的丈夫讲的一些大道理,说做学问就犹如织布,不可半途而废,而这羊子的反应是什么样的呢?
文中说:“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看来羊子的确受到了妻子的感化,遂七年不返,可望有所成就。
但是,羊子回家有必要引起妻子如此强烈的反应吗?只不过是在外面求学一年,久行怀思,想妻子了,所以才风尘仆仆的赶回家,可是一进家门,妻子不问丈夫在外一年生活起居如何,不让丈夫安顿歇息,却直接就是这样的反应。从人情的角度去看,羊子之妻的话语给我们透露出了一种几乎不近情理的意味,而且有功利观念之嫌。这些表现却让人不得不想起了另外一个人——红楼梦中的薛宝钗。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的言行举止的确与羊子之妻有几分相像,在宝玉挨打后薛宝钗送药时的第一句话便是: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可以看出这句话中既有心疼又有责备的成分,心疼是因为宝玉挨了打,责备是他不听劝导。而在第三十二回中当宝玉说不愿去见客人时,湘云便笑说:
“还是这个情性改不了。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
这时宝玉说道:
"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脏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袭人见状便说道:
"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曾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得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得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
由此可以看出薛宝钗和史湘云一样是劝过贾宝玉通经济学问的,所不同的是史湘云是以兄妹的关系来劝说的,而薛宝钗则是以一种恋人的心理。而贾宝玉却不同于乐羊子,所以同样的劝解,贾宝玉却始终不可能“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恰恰相反,他也正是因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薛宝钗,就如贾宝玉自己说的那样:
"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这足以说明贾宝玉对于经济仕途的冷漠,而这一切反过来正好映证在爱情取向上贾宝玉的疏钗近黛了。
如果说贾宝玉的疏钗是因为薛宝钗的经济仕途的劝说,那么林黛玉对这件事情到底持什么态度,使得宝玉说出了上面那些话,以至于后面说出了:
“说话忘了情,不觉的动了手,也就顾不得死活。”
这样不曾对其他姐妹所说的暧昧的话语。而在宝玉挨打之后黛玉的反应是:
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这个时候确实有些令人纳闷,林黛玉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反过来想,这也不难理解,宝玉挨了舅父的打,林黛玉是心疼贾宝玉,才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出让他改了这句话,这和薛宝钗那句“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是大有不同。
在第九回宝玉要去上学时,就只辞了黛玉,而黛玉则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我不能送你了。"
这却明显是一种玩笑的口吻。黛玉在后面还加了一句:
“你怎么不去辞辞你宝姐姐呢?”
宝玉最终还是没有去辞宝钗,我们可以想一下为什么宝玉不去辞宝钗,而是“忽想起未辞黛玉,因又忙至黛玉房中来作辞”,也许是先前未想到,辞了黛玉后时间来不及了,可这也能表现出宝玉对二人感情微妙的心差别,那么试想一下如果宝玉去辞宝钗,那么宝钗会说些什么。
当然她不会像袭人那样罗里啰嗦地说一大堆话,但也不会像黛玉那样俏皮的开玩笑,只不过基本意思则会和袭人相差不会远,只是宝钗的身份和学识不会使她袭人那种方式去说话,袭人是宝玉的大丫鬟,袭人的些话是不可避免地要听的,但对于宝钗则就不一样了,他可以敬而远之。
贾宝玉对于钗黛二人的感情,他自己用“亲不间疏,先不僭后”来说明:
“头一件,咱们(他和林黛玉)是姑舅姊妹,宝姐姐是两姨姊妹,论亲戚,她比你疏。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得这么大了。她是才来的,岂有个为她疏你的?”
当然贾宝玉的这些话看起来似乎有些冠冕堂皇,而后面两个人的对话则显现出了二人的心思,黛玉说:
“我为的是我的心。”
宝玉道:
“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
黛玉听了,低头一语不发。
其实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在基础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都击中了对方的要害,木石前盟的基础是心灵上的契合,这是宝黛爱情不可动摇的基础,也是它可以存在的原因。金良缘的基础则是两个家庭共同的家庭背景,它是撑起这个感情,也是将来这个婚姻的坚实基础。
现在我们回过头去看看乐羊子妻对于乐羊子的态度,以及贾宝玉对于薛宝钗和林黛玉的态度,就不难看出对于贾宝玉这样一个具有反叛意识的富家公子,他是如何取舍自己的感情,他没有像乐羊子一样屁颠屁颠的听妻子的话去学习,所以他在思想上不可能与薛宝钗有所相投,那么他就只能去选择林黛玉——一位和自己心灵思想能产生共鸣的女子。
前世的姻缘是他们今生的渊源,但是那不应该成为相悦的原因,至于还泪,也许只是这份感情点缀而已,却不能成为证据,也许只是这份感情点缀而已,却不能成为证据。
也许是因为这些原因才导致了无论是曹雪芹的原意,还是高鹗的续书,还是刘心武的新续书,贾宝玉最忠实于薛宝钗成婚,然而爱情早已沉淀于心底,宝黛爱情虽以悲剧收场,却还是让人们看到了两个具有反叛意识的心灵的契合与相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