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撤乡设镇了,大湾镇也开建了一个工业园区,规模颇大,征收了不少农田。镇政府要求各村认真、仔细地排查一下,看一看大湾有多少经济、技术、营销方面的能人,务必要一一联系到位,尽一切可能将他们招回大湾,来园区开工办厂。为此镇政府开设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和对联系人员的奖励细则。
乌金村远离镇政府所在地,原有的几家小企业、小作坊也有了进镇入园的想法,有的是图交通方便利于发展,有的是心动优惠政策。企业撤离了自然会影响村里的收益。所以村里的一干人也在思考如何开源创收。讨论到最后终于确定了一个方向,那就是开挖鱼塘。此时所有的农田都已承包到个人,要开挖鱼塘必须征求村民的意见。
家盛作为村民主任直接蹲点了金沟组的村民讨论会。老李队长现在非常尊重家盛,带头鼓掌请家盛讲一讲当前开挖鱼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家盛跟老李队长略微客套了几句就开讲了。
各位长辈,各位村民,我不说你们也清楚,眼下的农村最缺的是什么?是劳力,年轻的劳力,现在到场的人员就是我们金沟组的主要劳力,你们看一看,还有几个年轻人,不要说二、三十岁的,连四十岁的都没有几个,虽说现在种田的机械化程度高了,但还是少不了人工啊!让离开土地,进厂入城的年轻人回来是不可能的事,怎么解决种田问题?怎么保证大家生活费用问题?我们村里讨论出了一个非常切实可行的方案,那就是将农田开挖成精养鱼塘,周边乡镇已有多地实行,效益很高。鱼塘的上缴会按田亩返往给你们,完全可以解决你们的生活费用,你们还可到镇上工厂里上班,增加收入,镇上开设了工业园区,招来了很多的工厂企业,肯定需要很多的工人,你们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家盛刚讲完,他父亲就大声反问了,开挖这么多的鱼塘,大家吃什么?能分多少钱?够买柴、米、油、盐?这田祖祖辈辈地这样种的,都种得熟透了,就这样给毁了,推开满眼的生土,到时想恢复可就难了。
家盛耐心地补充说,鱼塘开挖后,剩下的田亩重新分配,地少了,劳力不足的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留下的田也能解决口粮问题,至于生活费用,鱼塘返还会解决一部分,余下的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只要你勤劳肯干,收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家盛的父亲还想再说,但实在也找不出什么合适的理由,又见大家都没有什么反应,想想自己年岁这么大,还能逞强几年呢?便也默不作声了。
很快金沟组的开挖方案就确定下来了,家盛父亲的那块地将全部被开挖,他的地被调整到家祥的旁边。
开挖前的几天,家盛的父亲天天去看,在田头一转就是半天,有时干脆就坐在田头,默默无言地望着即将失去的土地,这地他爷爷种过,爷爷分家时就分给了他父亲,后来入了社,再后来又分给了他,真是鬼使神差般的兜兜转转,而今这一切就要画上句号,这块地将不再是一块地,不再是一块长庄稼、养人命的地。这样的终结就发生在自己的手上,李爷爷不觉地流出了两行眼泪。
李爷爷听到了身后的脚步声,赶忙用手抹了一下眼眶,他听出了是家祥的脚步,永远那么的稳稳当当。他不想让儿子看到他的眼泪。家祥轻声地说,爸,别看了,回去吧。他爸并没有动,也没有说话。家祥站在爸爸身旁自言自语,也许家盛他们说得是对的,农村真的是留不住人了。这地早十年无论如何是挖不成的,一大半人会反对的,如今都老了,连我也老了,还反对个啥呢?镇上的粮站夏天就不收粮了,那么多的仓库和粮屯都空着,粮站内空荡荡的,见不到几个人影,看得人心里直发慌。这粮怎说不珍贵就不珍贵了呢?
李爷爷听了儿子的一发话,脸上更是沉郁了起来,立起身叹了口气,说,唉,回吧,不想那么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