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朋友怕黑,怕小动物,怕大声说话......尽管胆小不一定是坏事,但在我们大人通常的认知里,胆小一直是负面标签,那这种情况是怎么造成的呢?有没有办法改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胆小的话题。
我们家的小孩才一岁多,之前有一段时间特别害怕陌生人,一有陌生人要抱她,她就躲在大人旁边,奶奶逢人就说孩子胆小,对此,我还跟奶奶多次强调不要给孩子贴标签,特别是负面标签。
我的孩子很胆小,这是一个问题吗?是,也不是。孩子害怕一些东西是很自然的,但如果害怕过多或者胆小过于严重,就会影响到生活,甚至是孩子的身心健康。
当孩子对某些事物有恐惧心理时,家长的做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孩子既然害怕就干脆避开,不让孩子学着面对;另一种则是相信胆量是锻炼出来的,怕黑就关小黑屋,以为孩子怕着怕着就不怕了。其实两种方法都非常不可取,尽管恐惧是可以通过努力克服的,但胆量绝不是在恐惧中历练出来的,只有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让孩子相信自己能够克服恐惧,他才有可能真的从恐惧中走出来。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办法,希望帮助更多孩子勇敢起来。
一、不要随便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当你一直给孩子贴上胆小的标签时,孩子可能真的越来越胆小了。
二、给孩子战胜恐惧的信心。
在孩子因恐惧而挣扎的时候,父母说话的声调很重要,你的声调一定要平稳,让孩子内心多几分安定,镇定的话语对孩子有面对恐惧感的信心的提升非常有帮助,你的声调越有自信,孩子就会越快战胜恐惧感。
作为父母的,当自己的孩子陷入到恐惧情绪当中的时候,要记住我们是这个世界上能够给他安全感最足的人。
我们一定要常跟他说一句话,有爸爸在有妈妈在什么都不用怕。
三、教养孩子时适度放手,不过分保护孩子。
给他们提供相对安全的活动空间,避免经常对着孩子提醒这样那样的危险。同时,避免用吓唬的方式教育孩子,以免剥蚀孩子的安全感。如果孩子不慎受了惊吓,注意帮孩子“脱敏”,比如,如果孩子滑滑梯时不慎摔了下来,就想办法让孩子体验到到安全滑下来的感觉,帮孩子减轻心理压力。
在国外有一个流行的说法:有一种教育叫做探险,只有承担风险才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风景。容易害怕可能来自于天生气质,但勇敢不是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是家长必须教会孩子的人生必修课。祝愿大家都能帮助你们的孩子成为一个有勇气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