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想想事情的大小在心里的不同每个人你都不一样,考研结婚吃饭睡觉,家庭负担生无希望,家族联姻,食不果腹,长期失眠,你对于这些人来说这些事情在他们的心里就会占很重的分量,而对于其他人来说确是中上等,并没有到得不到就失去生命的地步。
由此可见,事情的重量等级非常主观,或者是说有社会家庭朋友群体所塑造构建起来的。对于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人很多生活的问题都不会成为问题。
为什么会觉得排队买饭学习就是努力,排队玩手机就是玩物丧志,为什么说凌晨两点看书就是有才华,一辈子不看书就是无知,没文化?这难道不是长时间的教育体制意识形态所塑造的吗?我常常排队玩手机,但大多都是在看微信读书,我并没有觉得我比别人多爱学习,我只是单纯的认为看书是我喜欢的,就正如他们看抖音是他们喜欢的。我不想因为人们一贯的刻板评价而认为我多努力,我只是在做一件如同吃饭穿衣服和别人玩耍一般无二的我喜欢的事情。事实就是这样,人有选择的自由,这就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前提,没有必要为了世俗的一些标准要求自己,世俗的标准是为了这个世界更好,却不一定会对你更好。
我想说的是,最好的状态就是把所有的事都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把他们视作平等的部分看待,不要倾注过多或者过少的精力,太用力或者忽视什么,不要因为生活忙着生存就忘记生活中很重要的亲情。这就是源于作为人本能的主观偏见,但生活中我们却很难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