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为大家所喜欢。
1
记得刚听到这首歌时还没有上大学呢,那时候觉得这首歌实在矫情,现在我依旧觉得它很矫情,但是只有长大后,你才能体会到它的含义。
这个孤单不只是单独的个体存在了,就算很多人团聚,我们可能依旧孤单不安。
从小在农村长大,对于现在孩子们受到的种种“特殊待遇”,我们是从来都没有享受过的。甚至我连一本课外书都没有的。
记得大约三年级的时候,外公跟我说一个亲戚家里有些课外书可以带回来给我,我兴奋地通知了我所有的小伙伴,说外公要从城里给我带书回来。骄傲的不可一世,走路都是拽的。
记得外公去亲戚家的那一天,我在门外守了一天,想第一时间看到书,我甚至跑着出了村到大马路上迎接外公。然而最后的结果,在门外坐到天黑,外公空手回来了。那天晚上我哭了一整个晚上,当然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哭鼻子的女生,虽然性格坦率真诚。小时候为了想要一把伞哭了一整天不吃饭等等这样哭鼻子的奇葩事情。
外公没有给我带回来课外书,但是作为补偿,他给我买了一本作文书,这本作文书我到现在都还保存着,作为至宝一般将它传给了我的表妹,不知她是否妥善保存。这本作文书就是我的整个世界呀,老师每次让写作文,我都要求救于它。换句话说,我小学的作文都是抄出来的,因为我没有词汇积累,美句积累,无奈每次只能抄作文书。或许就是这本作文书充满了我整个写作人生。
你可以想象小时候没有外界信息的窘迫吗?连一些基本的常识百科你问我我可能都不知道,例如蚕是怎么破茧成蝶的?在前段时间亲眼目睹同事养蚕的过程之前,我是完全不知道的。
因为我小时候是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看电视剧长大的,跟着他们一起听戏曲长大的,靠一部电话打96800听歌曲广播长大的。你如果问我豫剧,曲剧等那些有名的曲子,我可以与你对上几句。
这是我童年的一部分,小时候因为这样 的成长坏境,我总是对外面充满了期待,想看看电视屏幕里的大城市究竟是怎样的繁华,马路怎样的宽广。在初中高中时,我坚信自己以后一定要在大城市里混出了模样,就是这样一股坚信的力量一直支撑着我。还记得那时与堂姐一起聊天,她那时在深圳工作,在杭州工作。我对她很是羡慕,询问她外面世界的种种热闹。她说“外面的世界真有那么好吗?”我对她的话是肯定的,外面的世界一定很好,我一定要年轻的时候在外面打拼,我不愿在老家闭塞的环境中生存。
2
带着这样的信念,我高中毕业后便跟了老爸去了北京做暑假工,我永远都记得从一个小城市到北京的场景。
下火车后,老爸带我坐地铁,因为第一次坐地铁又没有座位,摇摇晃晃的身体倒向了旁边的帅哥,却又羞于用老家话,不情愿地吐露一句“对不起”。
到北京后,我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舅舅带着我们行驶在北京二环布满梧桐树的一条老街道上,我问老爸这就是主城区吗?路就这么宽吗?老爸笑了笑,对呀,路不是长的都一样吗?
故宫门前西长安街的路最宽,那句话我记下了。
最宽广的马路在西长安街。舅舅给我找了一辆自行车,我自己骑着自行车奔向那条宽广马路。第一次的行程是令人意外的,我竟一路骑反了方向,骑了好久都没到,在高架路下,我有些害怕。返回后,亲戚们笑了起来,原来我在北京找不到东西南北了,现在到哪都迷方向。
心中有些不甘心,第二次踏上自行车,再次出发,一路上边走边问,我特别喜欢北京话那个味道。没有走过地下通道的我一路跌跌撞撞,像只迷失的小鹿,觉得地下通道像个黑洞一样,不敢进去。
你能想象我骑着自行车绕到北京饭店的门口,保安看到我像一个怪物一样,我涨红了脸,加快速度逃跑。那一天,看到了西长安街,看到了故宫,看到了在电视里的种种,没有激动,没有惊喜。很平静。
总觉得不太一样,后来明白,能感受到的幸福不如自己看到的幸福强烈。
3
第二年做暑假工,我去了投奔表姐,去了上海。想看看传说中的魔都。
那天到上海时已是旁晚时分,自己下了火车,按照表姐给我的地址,自己坐公交车从第一战坐到最后一站。
一路上我不敢闭眼睛,因为我想一下就把这座城市尽收眼底。还记得在某一个广告牌上看到了房价二万九一个平,在当时看到的我惊呆了,感叹了好久。
当然现在早已习惯了。在上海的那段时间我没有太多喜欢,我这个人有先入为主的思想。
我一直觉得北京比上海好,北京有太多的景点,有礼貌客气的老北京话,有胡同里便宜的便利店等等。
在上海让我最意外的一件事,现在说来有些心酸,就是我第一次发现地铁也是可以在地面之上行驶。
4
后来选择上大学时,我什么都不管,我只想要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一个发展稍好的城市。
可能其他人都是先选择专业,在选择学校,城市的。我选择的是城市,考虑离家距离,教育发展等因素,我选择了南京,再选择的学校。
当然我为我的大学骄傲,它是一所百年名校,得的奖项数不胜数,教会了我很多,也让我在这所学校里收获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朋友,收获了我想要的优秀,收获了爱情,友情,甚至亲情。
也让我明白了艰苦奋斗及坚持的朴实道理。
5
再后来,大学毕业出去工作,当时我去应聘了很多单位,也收到很多Offer。
或大或小的公司吧,最后我选择了去深圳。
我想去看看那里的繁华,我想去看看海,我从小到大一直想看大海。就怀着这样的单纯念头,我去了深圳。
深圳的拥挤不是我能忍受的,深圳快节奏是我在南京的脚步跟不上的,深圳的一切都是我无法估量的。我知道自己的分量,便回到了华东地区。在南京继续努力工作。
6
在从老家出来的这段时间,我行走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景色。大大小小的城市大同小异,可能我还没有看到大的美景。总觉得大大小小的景都长的差不多,所有的高楼大厦,所有的商场,所有宽广的马路大抵都一个模样。
现在的工作让我经常在路上,喜欢经常跑的我却在路上经常想家。想起家里的乡间小道,想起家里的几亩田,想起家里的亲朋好友坐一起聊天,想起每天跑去小伙伴家里一起看电视。现在眼前种种的一切总让我想起我所嫌弃的“童年”,那大概是我一生的所想吧,这大概是他们所说的游子之心吧。
你就这样牵动着我,我的童年,我的故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