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关于音乐剧的一切
为什么七幕版音乐剧「灰姑娘」应被称呼为「大型儿童魔术音乐秀」?—

为什么七幕版音乐剧「灰姑娘」应被称呼为「大型儿童魔术音乐秀」?—

作者: 放开那只橹毅基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13:25 被阅读2次

前几日有幸在琴台大剧院观赏了七幕人生中文版音乐剧「灰姑娘」的第一百场演出。

入场前剧院门口并没有志愿者分发场刊,也没有合影墙之类的宣传物料。在大厅里抬头望时,才发现三楼的走廊玻璃上挂了一张短小精悍的宣传横幅。

由此可见,武汉这种二线城市的场次被七幕把宣发售票等事务统统打包交给了保利。顿时才理解为何七幕人生公众号上完全没有武汉站的宣传,以及为何去年能够在琴台大剧院公众号上通过双十一活动以两位数的票价买到第一排位置。

观剧结束后,我深深感叹七幕所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这部剧根本不是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音乐剧粉丝与老七幕粉丝准备的。比起七幕自己为其打出的「中文版音乐剧」这一称号,我认为称呼其为「大型儿童魔术音乐秀」恐怕更为合适

先别说我无理取闹,我有好几个实际例证来作为这一称号的支撑理由:

首先,我所观看的场次中,儿童占整场观众人数50%以上;演出结束散场时,我不时能听到周围传来“好好看啊!”的童声感叹。足以见得这场音乐剧在前期宣发时便瞄准了以儿童为主体的家庭观剧群体,而目标受众似乎也颇为买账。因此这场音乐剧值得冠以「儿童」的前缀。

其次,作为音乐剧而言,本剧中的音乐部分无论是在旋律的记忆性和动听性、还是在歌词的功能性上,都显得过于薄弱。这些仿佛是用同一小节旋律复制粘贴、配上一大段排比句的唱段,既无法让观众感到悦耳,也无法发挥音乐剧中唱段部分所应有的推进叙事、展现深层情感、表达人物动机的作用。散场后,没有一首曲目能在我脑海中残留下来,反倒是迪士尼睡美人中「Once Upon a Dream」的旋律不知何故在脑海中被唤起后响彻一夜。

最后,不同于其他中规中矩的音乐剧,在本剧中,魔术占据了超乎寻常的比例。无论是在关键的剧情转折处,还是人物内心情绪变化的部分,总是有魔术来帮助进行剧情推动和情感表达。由于音乐部分实在是羸弱不堪,这些魔术在本剧中成功篡夺了本应由音乐唱段所占据的位置。如果一部音乐剧中的音乐部分被弱化这种地步,那么,与其称呼其为音乐剧,不如干脆把它冠以「魔术音乐秀」的名号吧。

因此,以鄙人之见,用「大型儿童魔术音乐秀」来宣传本次的中文版「灰姑娘」,既能正中红心地吸引到拖家带口消磨周末时间的中产之家,又能放低音乐剧粉丝的期待、让他们把关注重心放在华丽的视觉效果上,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


以上纯属玩笑。

「灰姑娘」当然是一部标准结构的音乐剧。

然而,一向被国内音乐剧粉丝誉为“中文音乐剧之光”的七幕人生在引进这部剧上玩砸了(豆瓣5.6分可以稍微说明一些问题)。「灰姑娘」这部剧由于本身年代较老(1957年出品,只比迪士尼的灰姑娘动画片晚了七年),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它存在受限于时代因素的硬伤:剧情过于老套惨白,人物形象单薄,音乐以今天的审美眼光听来不够悦耳,同时也不够流行化、传唱性较弱。不知是否是想要“从娃娃抓起”、培养音乐剧爱好者次世代生力军,还是意欲和迪士尼拼刺刀、搭上迪士尼乐园美女与野兽中文化的童话改编音乐剧东风,七幕偏偏就选了质量不上不下的这部剧来引进。

我以一名普通观众的视角看来,在这次引进中,七幕能够努力的大部分层面的确可以说是尽善尽美地做了:七幕有史以来最豪华舞美、效果惊艳的魔术表演、党姐姐等即战力退居配角力捧新人男女主……在此请允许我再次向已奋战100场的「灰姑娘」剧组所有成员表示赞赏和感谢~

然而这些对于提升音乐剧的核心体验——故事通畅、人物共鸣、情绪代入、歌曲悦耳——而言,却不异于隔靴搔痒。而本剧最大的弊病恰恰就体现在音乐剧的根基——音乐与剧情上面。

本剧中,这两者互为掣肘,共同把音乐剧中最应该完美呈现的部分炮制成了魔术秀的陪衬。这部剧中的曲目大多(或者应该说“全部”?)缺乏层次感和推进感,如前所述,本剧中的音乐初听上去似乎都是同一小节的不断重复,再搭配上堪称标准排比句的歌词,曲目中情感信息和叙事信息的密度极低(与之相比的另一个极端是汉密尔顿,大家可以揣度揣度……)。

在音乐剧中,对白和唱段之间本应是衬托和被衬托的关系,而到了这部剧里,音乐却反不如对白部分有趣(尽管本剧的对白部分其实也乏善可陈,但由于音乐部分的衬托,就连本来笑点寥寥的继母的两个傻女儿都变得可亲可爱起来),漫长的音乐部分结束后的角色对白倒是成了一剂让人不那么昏昏欲睡的提神良药。

因此,曲目无法很好地完成「表现角色内心情感和行为动机的矛盾与转变」的功能,从而使得最为关键的男主和女主的塑造十分扁平化

这一扁平化体现在女主身上,便是女主从开始到结束也只是从一个只会做白日梦的「继母仆人」变成了一个喜钓金龟婿的「仙女教母傀儡」,看不到人物深层次的人性闪光点,让灰姑娘这个角色沦问和这部剧一样只有借助南瓜马车和玻璃鞋才能吸引眼球的花瓶

除了一开始的「在我的角落」这首歌中灰姑娘表达了一下自己喜欢做白日梦的爱好(汗)之外,无论是在「仙女教母给自己进行华丽变身的惊喜」,「十二点将至不得不离开王宫舞会的纠结」还是「最终决定只身寻找王子表明身份的决绝」的桥段中,我们都很难从灰姑娘这里欣赏到体现其行为动机和心理活动的唱段(变身那段的确有灰姑娘和仙女教母共同参与的唱段,然而那首「没道理」更像是仙女教母的solo,灰姑娘在其中的存在感太弱以致于可以忽略掉这首歌对于灰姑娘角色的塑造作用),因而灰姑娘看上去就像是一只被仙女教母所操控的人偶一般,所思所想所行所为全都是被仙女教母所指使,缺少自身的人格闪光点。

甚至就连迪士尼动画版的灰姑娘(更不用提以善良作为教条的真人版灰姑娘)都比本剧中的灰姑娘拥有更多惹人喜爱的个性特征——爱好缝纫,家务上手,热爱动物。尽管这样一个灰姑娘容易受到部分女权主义者的批评,但我认为,「平权」这个词并不代表着「女性必须要和男性在战场和商场中勇往直前」,而是「女性和男性都有着在传统的男性化舞台(从商从政,抛头露面)和女性化舞台(贤妻良母,相夫教子)两者之中选择扮演自己喜爱和舒适的角色的权利」。如果灰姑娘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缝纫与家务),并将它们敬职敬责地完成,那么她就是一位值得我们热爱的角色。相比之下,本剧缺少对灰姑娘自主性的刻画,这一角色也彻底沦为了一个无法在观众心中闪光的「灰」姑娘

王子作为男主的扁平化则更为明显。整部剧中王子从头到尾都处于持续纠结的状态中:一开始纠结自己找不到心上人——然而国王给他介绍了邻国公主后他却连见都不愿意见一面,在王宫舞会上见到灰姑娘后开始纠结「我爱你是因为你美丽,还是因为我爱你你才如此美丽?」,灰姑娘走了后又在纠结这是不是就是我要找的妻子……身为观众,我大部分时间都很难代入到他纠结的点中。虽然我们不能对上个世纪中期音乐剧的人物塑造要求太高,但王子这一角色显然有很多可塑空间——例如强化王子与国王王后之间的冲突(本剧中其实存在,但冲突矛盾不强烈)、为女主赋予其他品格以使得王子疯狂爱上灰姑娘的动机合理化。而当前这样一只颜控傻白甜王子显然拉低了整部剧的剧情说服力。

不过,本剧也不算是一无是处。尽管音乐和剧情令人失望,本剧的服化道却可谓是七幕中文化音乐剧中最用心的一次。

首先要大为称赞的便是本剧的魔术部分。且不提魔术在这部剧里是不是产生了喧宾夺主的效果,至少关键剧情部分的魔术部分足够精彩,产生的戏剧效果足以收获比唱段部分更为热烈的掌声(在本人所观看的那场中,灰姑娘费力唱了三四分钟独唱后掌声稀稀拉拉,结果被仙女教母施展魔法转了个圈后全场掌声雷动,我为严中杰一大哭),对于看个热闹的家庭受众而言,光是魔术部分就足以值回在二三线城市并不算高昂的票价了。

在服化道方面,尽管很多观众对于「其服装太过窗帘布化」这一点颇有微词,但考虑到本剧的服装需要让步于快速变装的魔术效果,因此服装看上去单薄一些实乃情有可原——毕竟总不能让需要快速变装的仙女教母和灰姑娘都穿成个南瓜一样出场吧。

最让人感到「七幕这次真的不差钱」的一点体现在道具上:在王后向国王介绍王宫宴会菜式的段落中(这实在是一段无关紧要的鸡肋歌……),居然出现了大量令人垂涎欲滴的烤乳猪龙虾/帝王蟹等仿真菜道具。要知道就连财大气粗的迪士尼,去年的美女与野兽中文版中大名鼎鼎的「Be our guest」部分都只是使用群舞扮演餐具来模拟宴会的舞台效果。大概是由于原作剧本硬伤太多,制作方觉得与其放在雕琢剧本上,还不如用在服化道上用作宣传噱头更能吸引票房吧。心细的粉丝可能会发现,在七幕公众号上,本剧的宣传画风的确同七幕之前的剧目截然不同——「音乐之声」宣传时会搬出上校一家的「雪绒花」、「哆唻咪」和「晚安再见」,而「灰姑娘」宣传时却全是灰姑娘的舞会裙、仿真菜和南瓜秒变南瓜车,绝口不提音乐上的部分。现在看来,在宣传之余,七幕想必也是希望利用这一扬长避短的宣传技巧给对音乐剧较为挑剔的观众打一剂预防针,提前做好心理建设吧。


总的说来,「灰姑娘」并不是一部完全不值一看的烂剧。

如果抛弃“我今晚要看一场七幕出品的中文版音乐剧”的心理预期,而是抱着“观看一场视觉效果不错的秀”的心态,那么,无论你是要和孩子们共同度过一个美好温馨的周末夜晚,还是让心中深藏已久的少女心得到抚慰,「灰姑娘」都是一个演出类消费项目中的绝佳选择。

作为个人,尽管这部剧让我倍感失望,但我仍希望「灰姑娘」能帮七幕在二三线城市的家庭受众中赚取足够的奶粉钱反哺未来的优秀引进剧目。毕竟声入人心上翻唱的伊丽莎白说不定就是七幕透露的一点小小线索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七幕版音乐剧「灰姑娘」应被称呼为「大型儿童魔术音乐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vv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