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关于音乐剧的一切兴趣历史有意思
一个音乐剧大师的自我修养(二)

一个音乐剧大师的自我修养(二)

作者: 七幕人生音乐剧 | 来源:发表于2015-04-03 17:55 被阅读636次

    上篇我们说到,桑爷已然修炼成,并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代名剧《伙伴们》(Company)的成功上演。为什么说是一代名剧呢,这个剧一经演出,就斩获了包括最佳音乐剧、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原创音乐、最佳原创歌词、最佳舞台设计6项大奖。甚至在今后20年中的两版复排版,都获得了当年的托尼奖及劳伦斯·奥利佛奖。另外,这部剧还获得了票房上的大成功,百老汇、伦敦西区共上演超过一千场次,并基本上每十年会来一次复排版。

    当年《伙伴们》(Company)有关托尼奖的报道

    桑爷高开低走了十几年,终于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巅峰。所以他借势而为,一刻也没耽搁于1971年推出了《富丽秀》(Follies)。这出戏长达140分钟,没有中场休息,风格与《伙伴们》一脉相承。它以富丽秀女郎数十年后故地重聚的所见所闻,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的美国社会变迁。为了让观众产生恍若回到从前的感觉,桑德海姆全力打造百老汇“富丽秀”时期的音乐氛围,其作曲天赋由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富丽秀》的奢华场景制作也开创了巨型音乐剧(Mega-musical)之先河(因为土豪了么),尽管这种豪华的场面在当今音乐剧舞台上愈演愈烈,但由此导致的超高成本当时却让《富丽秀》赔了个血本无归。(有没有很像著名的《埃及艳后》)

    原版《小夜曲》剧照

    但他接下来的作品却又重蹈叫好不叫座的覆辙。1975年的《太平洋序曲》(Pacific Overtures),剧情跨越了整整120年的近代日本史,创作风格深受日本歌舞伎的影响,并大胆使用亚洲演员和东方乐器。在剧中桑德海姆毫无顾忌地展示了中西方文化冲突,批评西方资本主义在入侵东方世界的同时,对东方文化毁灭性的影响。结果彻底惹怒了西方观众,票房惨淡。(看看剧照就知道大概啥意思了吧。。。)

    原版《太平洋序曲》剧照

    1979年推出的《理发师陶德》(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依然把大量普通观众挡在了剧院门外,但却深得评论界以及桑德海姆铁杆戏迷的欢心,而且连连夺奖,被誉为“桑德海姆—普林斯”组合最优秀的一部作品。

    又得插播广告了,这部剧于2007年被搬上大荧幕,IMBD评分7.5,并由大名鼎鼎的JACK船长德普扮演陶德。海伦娜·伯翰·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扮演陶德的妻子。

    接着ST的气势,桑德海姆自信满满地推出了新剧《我们曾经的欢乐时光》(Merrily We Roll Along)。结果,大师这次又狠狠地栽了——该剧不但上演16场后便黯然下档,老搭档普林斯也因为不能接受桑爷怪异的叙事拂袖而去,桑爷彻底跌入了职业生涯的谷底。

    《我们曾经的欢乐时光》场刊、原版卡司、乐谱

    这里要稍微科普一下音乐剧的商业模式。虽然音乐剧在舞台上看起来非常的华丽、戏剧性,又唱又跳又演,整体下来的可欣赏性非常高,再加上桑爷这种“专注概念50年”的大师,弱化剧情着重思想,所以音乐剧在某种层面上来说,可以是一种非常高逼格的“艺术形式”。

    华丽而逼格高的《富丽秀》(Follies)

    可是偏偏音乐剧又更需要市场的接受。原因很简单--每演出一场,就会有一场的成本。这个成本包括:剧场租赁、演员、舞台、服装、乐队等等的费用支出;都是现场演出,所以一套班底一天只能在一个地方演一场。

    音乐剧无法像电影一样,一个拷贝同时放一万个影院。而且剧场的作为是有限的,所以也不可能像电影先砸一大笔钱搞营销,再砸一大笔钱做明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可以多点登陆。音乐剧是一个砂锅炖熊掌的事业。剧好,观众喜欢,市场自然会传播,下一场才能票卖得好,形成良性循环。这部剧一直能赚钱,就会有复排,再复排,再再复排。。。有些剧一演演二十几年,就是这个道理。

    人生第一个巅峰期《伙伴们》:桑爷给演员说戏

     所以像桑爷这样的剧,艺术水准绝对达到一个高度:专注概念,所以一定得是深刻的,可是娱乐性不高,所以较好不叫座。 毕竟,大部分观众去看剧是为了放松的。

    这种情况,艺术家能接受么?不能。所以桑爷彻底火了。在艺术家心中,作品如同自己的孩子,叫好不叫座这件事情,就简直是大家行动证明:你家孩子可真丑。这谁能忍!于是这位大师级人物发飙了,愤而宣称要退出音乐剧界改写推理小说去。

    上帝怎么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派出了此时新秀导演詹姆斯·拉旁(James Lapine),成为桑爷的新搭档,世上才少了些质量未知的推理小说,多了几部优秀的音乐剧。

    桑爷和詹姆斯·拉旁

    1984年,两人合作的第一部作品《星期天与乔治在公园》(Sunday in the Park with George)正式上演。这出音乐剧受19世纪乔治·修拉(George Seurat)的油画《大宛岛上的星期天》(A Sunday on La Grande Jatte)启发创作而成,延续了桑德海姆的概念风格,试图探讨在商业社会中如何平衡艺术创作和商业效益之间的关系,怎么看都有些桑爷“自伤身世”感觉。这部作品的票房没有赚钱,但也没亏——不过对于桑爷来说,其实这就算是票房胜利了……

    在这部荣获普利策戏剧奖的成功作品之后,两人合作的第二部音乐剧《拜访森林》(Into The Woods)于1987年推出。

    上图有没有很眼熟,我没有放错你也没有看错,因为这部剧就是去年底上映的《魔法黑森林》,没错,这部剧就是改编于《拜访森林》(Into The Woods)!

    也许桑德海姆担心这种票房大卖还人见人爱的剧目太过商业化,会砸了自己特立独行的招牌,所以他又做好了准备,要让评论界炸开锅,让观众无所适从。

    《拜访森林》出炉后的三十年后,在遥远东方的神秘国度,出现了一句名言:No zuo no die。这句话是否精准的概括了桑德海姆之后的事业,下回我们再分解。

    (未完待续)

    此文章在简书首发,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七幕人生音乐剧标注原文链接。

    微信关注:七幕人生音乐剧。

    个人微信:sevenagesman

    每天讲一点有关音乐剧的小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音乐剧大师的自我修养(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qiox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