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钢琴独奏音乐会的“梦幻铁三角”——全国首次巡演合作后记

钢琴独奏音乐会的“梦幻铁三角”——全国首次巡演合作后记

作者: 爱上好钢琴 | 来源:发表于2018-07-07 15:15 被阅读0次

    《钢琴独奏音乐会的“梦幻铁三角”》

    ——全国首次钢琴“铁三角”巡演合作后记

    Aldrich·Wei

        自李坚教授的全国巡回钢琴独奏音乐会结束以来,一直在想应当如何去记录这一历史性的事件,但由于多种因素,瞻前顾后,迟迟没有结果。一是不敢写,能力不够,难免有许多疏漏,恐成为笑柄,二是不便写,资历尚浅,许多话不应该我来说,怕遭人嫉恨。一来二去,竟拖了半个月才动笔,实在惭愧。前几日看到一位老教授的长考,深思行业积弊,忧虑行业未来,想想也罢,有前辈为榜样我还矜持些什么呢,冒天下之大不讳,古来皆自青年人伊始!

        说起“中国钢琴三剑客”大多数人都知道是郎朗/李云迪/沈文裕,而提到“钢琴铁三角”估计基本一脸懵逼。也对,这虽然是钢琴演奏尤其是音乐会等正式演出的必备要素,可显然极少有人会把他们拔高到一起并称。钢琴铁三角,指的是钢琴艺术存在的基本条件——做琴的人、琴、弹琴的人(钢琴技师+钢琴+钢琴家)。一场成功的音乐会,观众看到的只是钢琴家在演奏钢琴,看不到的则是幕后钢琴家与钢琴技师的大量沟通,以及钢琴技师为了对钢琴实现必要的改变而付出的大量劳动——为了能够使钢琴家与钢琴达到“人琴合一”。

        尽管主办方和关联方都没有刻意这样去宣传,但作为亲历者我非常清楚并十分荣幸能够见证历史的诞生,从这天起,从这两位代表性人物开始,中国的钢琴行业开始有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过去钢琴家往往只提出对钢琴、音乐厅等硬件条件的要求,比如一定要是施坦威D型号的钢琴或是声学效果良好的音乐厅,而对音乐会技师的要求较少,更不会专门指定某一位技师为其服务,尤其是在大范围的巡演过程中极少有技师跟着到处跑。现在我们看到了这种长期合作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最顶级的钢琴家开始与最专业的钢琴技师专门搭档,从而能够默契且娴熟的实现一系列高水平的演出活动,使大师级音乐会能够得到更加完善的保障,最重要的是,使观众能够确定的走进钢琴家的内心世界。

        这便是我要记录的事情。

        活动:2018李坚全国巡回钢琴独奏音乐会

        时间:2018年6月1日至17日(历时17天)

        地点:合肥/慈溪/郑州/邯郸/太原/唐山/沈阳/大连/烟台/潍坊(共10场)

        钢琴:施坦威D274

        钢琴家:李坚教授

        钢琴技师:汪一老师

        此次巡演全程使用世界顶级钢琴制造商Steinway的D-274型号三角钢琴,这也是Steinway最为经典的一款音乐会用琴,十个大剧院十架D274的琴号从579467到608222,延续着Steinway在顶级钢琴家心目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李坚教授自然不必细说,凡是古典音乐及钢琴爱好者应当皆有所耳闻:国际著名钢琴家、教育家、指挥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钢琴系主任,东方学者,美国纽约音乐节基金会艺术总监——钢琴家中的钢琴家。

        至于汪一老师,恐怕不只是业外人士,包括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都鲜有耳闻,这是由于他的务实、低调、慎独决定的——他可以说是当今中国最好的钢琴制造师、重建师和音乐会技师。

        同李坚教授一样,汪一老师也系出名门。

        1999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学习。

        2001年,跟随南京艺术学院茅毅老师学习钢琴调律。

        2002年,跟随雅马哈最高培训师龟田勇仁学习。

        2004年,考入施坦威(上海)钢琴有限公司,师从施坦威最高等级音乐会技师Stafan(傅睿智),搭档进行音乐会用琴和选琴工作。

        2006年,开始独立为钢琴家郎朗、李云迪等艺术家提供音乐会服务。

        2007年,开始为深圳艺术学院的多位钢琴家提供音乐会服务。

        2008年,赴德国施坦威钢琴公司参与钢琴制造与装配学习,跟随整音大师哈德·伍德先生、止音器装配主管谷德先生、高级钢琴制造大师卡濮先生、高级音乐会技师霍洋先生学习,获得高级音乐会技师证书,形成独有的钢琴整音技术。同年,作为郎朗的指定音乐会技师,回国参与申奥纪录片制作及演出。

        2010年,受邀担任德国博兰斯勒钢琴最高等级音乐会技师,并为德国博兰斯勒钢琴中国区提供技术指导。同年,成为美国钢琴家亚历山大·帕雷、加拿大钢琴家大卫·布雷德的指定音乐会技师。

        2011年,成为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多位钢琴家的指定音乐会技师,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李坚教授的指定音乐会技师。同年,再赴德国博兰斯勒钢琴公司、意大利法奇奥里钢琴公司、捷克佩卓夫钢琴公司进行钢琴制造技术和钢琴整音技术学习与交流。

        2012年,受邀担任星海钢琴高级技术顾问,协助星海研发了K系列高端产品。

        2015年,受邀担任意大利法奇奥里钢琴的指定音乐会技师。

        2016年,受邀担任海资曼钢琴高级技术顾问。

        Steinway、Fazioli、Blüthner、Petrof.......这样的履历堪称钢琴制造界的学霸,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这大概就是不断学习的奥义吧!

    为什么要记录这次合作?

        长期以来在钢琴界(或者说是在舞台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只去关注演奏家和所使用的钢琴品牌,极少有人去关注这两者背后的钢琴技师。武侠小说里有一种追求叫“人剑合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剑客想要独步武林无不仰仗一柄好剑,好剑得由最好的铸剑师铸造。这剑就是钢琴家的琴,铸剑师就是钢琴家的钢琴技师,人剑合一即人琴合一是如何实现的?除了剑好、剑术高,还需铸剑师为你量身定制。所以像欧冶子、干将这样的故事流传了下来。但今天,恐怕没有人记得甚至知道钢琴家背后的钢琴技师。

        观众的态度映射了消费者的态度,在钢琴行业,钢琴技师的地位与其重要性完全不成正比,绝大多数钢琴技师没有得到作为技术及艺术劳动者应有的尊重,这个职业更是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及认知(尽管这种现状正在缓慢的改善)。我作为参与者为许多专业的音乐会提供过包括策划、导演、传播和选琴在内的多种服务,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才会遇到演奏家与音乐会技师进行主动的、深入的、坦诚的交流(这还是要在时间非常充裕以及双方非常合得来的情况下),大多数时候是技师最好整理整音调好标准音后就走了,演奏家在临场前才来试琴,演奏完毕后对钢琴好坏往往只有个笼统的表示,每到这个时候我就有种疑问:您对琴满不满意?您对技师满不满意?(内心OS……)

        好在令人感到高兴和振奋的是,越来越多的钢琴家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他们开始指定自己的音乐会技师,与能理解他们所想要的声音的技师合作,与能使他们达到“人琴合一”的技师合作,这对钢琴制造师尤其是音乐会技师这一职业来说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相信从不久后的某一天起,音乐会的宣传海报上除了钢琴家的肖像和钢琴图片,还会出现钢琴技师的名字——我期待着那一天。

    听音乐会到底听的是什么?

        音乐会观众主要有这么几类人群,古典音乐爱好者,家长和孩子,尝鲜者,陪伴者,前两者占了主流。古典音乐爱好者是为了更好的欣赏古典音乐,毕竟现场演奏和听唱片有着很大区别。家长带着孩子来有时是一家人带着一个孩子来,要么是大人喜欢,孩子被迫陪同或是接受熏陶,要么是大人根本不喜欢,只是为了听老师的话,带孩子多听音乐会,以引导孩子爱上音乐,更好的学琴(或其他音乐艺术)。由此可见,在已经屈居市场一隅(古典音乐市场份额不到10%)的小圈子里,可能还有一多半是听不懂的。那我们来听音乐会到底听的是什么呢?别害怕,我不是要分析作品,我只能从技师的角度去分享一些对此的看法。

        钢琴家的表达是从理解所演奏的作品开始的,结合了自身的感悟,形成了自己的灵魂,通过钢琴无损的表达出来。钢琴制造上,评价一架钢琴好坏的程度其中有这样一条标准:演奏者施加给键盘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机械运动推动弦锤敲击琴弦,琴弦震动发声通过码桥传递给音板,音板将声音扩大,简单来说就是将弦锤击打琴弦的质感无损传递到音板。所以从技术上可以这么去类比:按压键盘就是钢琴家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敲击弦锤就是钢琴家的灵魂,钢琴的作用就是无损的展现出钢琴家的灵魂,如是而已。

        如果你想听最原生态的东西,恐怕要乘时光机器回到作曲家还活着的那个时期了。如果你想尽可能原生态的东西,在家里听唱片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而来听音乐会,一定不是想听完全原本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此时此刻这位演奏家索要表达出来的东西,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所想要传递给你的讯息,他所想要和你分享的情感,这是听音乐会的意义所在。这也是合格钢琴技师的价值所在——确保这种表达完美无憾。当然,这个意义在大多数时候可能会由于观众的审美水平、音乐厅的声学效果、钢琴与钢琴家的契合程度、甚至演奏家的状态而出现偏差,不过那就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了。

    钢琴与钢琴技师,哪个更重要?

        理想的情况下当然是同等重要。可是为什么人们对于钢琴品牌的重视程度远高于钢琴技师?因为好的钢琴可以节省技师的大量劳动(或者说是替代技师的部分功能),即质量越好的钢琴需要技师来做的工作量就越少,反之就越多。

        一些状态非常好的琴,音乐会技师只需要做一些流程化的东西,最后按演奏家的要求整理、整音就可以了。而一些状态不好甚至本身品质一般的钢琴,音乐会技师简直可以说是对钢琴进行了“重建”。举个例子,拿大剧场常备的施坦威D274来说,一场2小时左右的音乐会,如果是一架新琴或是近期刚刚做完一次合格的高水平音乐会服务,那么再做可能就只需要至少6~8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你没看错,六到八个小时);如果是一架老琴或是保养不好的琴,以这次十场巡演的经验来看,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大约要18~36个小时(这还是由最专业的技师来做质量最好的钢琴)。所以你就能想象得到,如果钢琴本身品质不过关,技师水平再不行,这场音乐会能听出来什么呢?钢琴家恐怕连自杀的心都有……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时长有钢琴家临场罢演。

        钢琴、钢琴家、钢琴技师,这个“钢琴铁三角”就像是一个有着三块木板的木桶,短板决定了木桶内的水平高度。

     

    为什么大剧院只青睐施坦威?

        毫无疑问,因为施坦威是最受顶级钢琴家信任的钢琴品牌,许多钢琴家非施坦威不弹。

        这种信任显然来源于施坦威卓越的品质和施坦威技师卓越的音乐会服务。请注意,我不是在说施坦威是最好的钢琴或者是施坦威技师是最好的音乐会技师,而是相较于其他所有钢琴品牌而言,施坦威钢琴的产品质量和施坦威技师的服务水平是最为稳定和可靠的,这种稳定体现在钢琴家不必担心不同的施坦威钢琴在质量上会有大的差距、不同的施坦威技师在服务上会有大的落差,这种可靠给予了钢琴家以信心:任何一架施坦威钢琴和一位施坦威技师搭配而成的组合都可以满足钢琴家对于高水平音乐表达的基本需求——至于更高的要求就取决于钢琴家的个人偏好了,不过即使如此也已经是其他钢琴品牌所不可比拟的了。

        施坦威固然以营销著称,施坦威艺术家、全施坦威学校等营销手法被整个钢琴行业奉为圣经,但我们应当客观的认识到,褪去营销的外衣,施坦威的钢琴品质和技师服务才是支撑其占据“世界第一钢琴制造商”宝座长达百年之久的关键所在,施坦威公司对于技术和艺术的理解远超同业,在人们还没有认识到钢琴技师这个职业的时候,施坦威就已经把技师服务和钢琴产品捆绑在一起卖给了客户——你以为一掷千金购买的只是一架钢琴吗?不,还有业内最高水平的技师服务——只有施坦威能做到(and施坦威技师可不会轻易为其他品牌做琴~)。

    什么是钢琴大师?

        在经历李坚教授的巡演之前,我以为我的确听过许多钢琴家的音乐会,在此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钢琴大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那就应该是一种令人捉摸不定、只有在你真正见到了以后才恍然大悟,哦!这才是大师!

        没有彩排,没有主持人,没有导赏,没有大屏幕,没有鲜花,没有合影,没有签售,没有滔滔不绝的说教。

        整场演出没有说过一句话、一个字。

        舞台上,自始至终只有一个人、一架琴,再无其他。

        十次鞠躬,这是一场音乐会的数量,最后一次,是谢幕后在后台,深深地对幕后的工作人员说了一声:谢谢!

        德才兼备、德艺双馨,为什么德在前、才艺均在后?李坚教授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音乐,是很纯粹的东西,只有内心清净,弹出的琴声才会干净。

    中国有几个音乐会技师?

        相对来说,调律师很多、技师很少,制造技师很多、音乐会技师很少。

        钢琴调律只是钢琴制造和日常维护中的一项基本内容,以达到标准音高为标准;钢琴制造则涉及整套工艺流程里的各个环节,各个部件有着不同的标准;音乐会技师则完全没有固定标准可言,唯一的标准就是以另钢琴家满意为标准。

        我所见过的所谓的音乐会技师分为四种:一是调完律走人了;二是做完检修、保养、整理、整音、调律走人了;三是和钢琴家沟通过后做完检修、保养、整理、整音、调律没有达到钢琴家的要求走人了;四是通过和钢琴家进行主动、深入、坦诚的交流,全方位的沟通,以确保对钢琴家的需求有了充分、准确、起到好处的理解,从而运用专业的技术改变钢琴的某些特质,使其满足钢琴家的需要,达到演奏者期望中的状态。

        这样一梳理,什么是音乐会技师这一命题就生动多了。从这个角度说,第一种只是个会调律的人而已,第二种算是个调律师,第三种是个合格的调律师、不合格的音乐会技师,只有最后一种才配被称作音乐会技师——音乐会技师的职能是使这件乐器满足音乐家的个性化需要。依据这个标准数数看,国内有几个音乐会技师也就很清楚了。

    国产就没有好钢琴吗?

        说这话尤其容易挨骂,肯定有人要说我是“妄自菲薄”、“崇洋媚外”,谁都觉得自己家的孩子好,可自己家的孩子自己知道,中国钢琴工业起步晚、起点低、发展粗放,虽然依靠人口红利迅速的成为了世界第一大产销市场,但在最一流的产品层次中还没有我们的一席之地,这主要是由历史因素造成的,我们的行业积淀尤其是技师水平和技师文化的积累还不成熟,工匠精神只是个口号,自主创新更是无从谈起,大多数从业者连基础的音乐素养都很匮乏,这样的现状怎么可能做出顶级的艺术品呢?

        从另一个方面讲,我们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市场占有率就不说了,中国制造的消费级钢琴在国际上十分有竞争力,国外品牌如今也只能据守中国品牌目前还难以涉足的高端市场了,而那是他们用三百多年古典音乐历史围成的自留地。

        且不论国产钢琴的水平怎么样,没有一台天生就是为某位钢琴家而生的钢琴,即使是私人订制、量身定制也不会达到完美的效果,所谓完美,一定是由钢琴技师来实现的。即便假设是有,钢琴家也不会带着这架重达半吨、长近三米的大家伙到处飞,所以,与其妄想世界各地的音乐厅都有一台适合你的钢琴,不如寄希望于找到一位属于你的钢琴技师吧,他可比一架钢琴靠谱多了!

    现在,汪一老师携弟子们在北京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除了继续为顶级钢琴家提供音乐会及私人服务以外,还要培养真正的技师。我不会说那将是超越施坦威的存在,但我相信,它一定能够完美的诠释你内心的声音。

        加入我们,成长为一位真正的钢琴技师or音乐会技师吧——Peter Wang·ONE

    Aldrich·Wei  2018.7.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钢琴独奏音乐会的“梦幻铁三角”——全国首次巡演合作后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ww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