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系列的文章,给我自己不少的震撼。
这个感受,就好比你得知邻居家中了5000万彩票一样。如果是电视里或者故事里听到这么一个情节,你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就是多一个幸运儿嘛。但这种事发生在自己的身边,那种冲击感可以想象一下。
写“普通人逆袭”系列就是这个感受。
因为每个人都有“酸葡萄”心理,你觉得他们很多地方不如你,可是现在他们很自由,过着你梦想中的生活,而你还在这里996。
今天的主角之于我会更加震撼,因为职业路径比较相近的原因吧。个人也是技术出身的产品经理,也做过产品总监。客观讲从履历看,我比他好得多,可是人家30岁就“轻松”自由了。
所以,这个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成功背后的逻辑值得我们拆解。
之前分享的案例,无论是粥左罗、卢克文还是何加盐,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较短时间内,写出了十万+的爆款文章,有迅速传播的效果,而后粉丝加持,就实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这一点上,尽管我们说有方法论,但我相信这背后仍然有数年积累爆发的幸运,比如写作功力。
今天的主角——唐韧身上,没有这样一个明显的爆发点,我更喜欢这样一个路径。
先看成长路径。
他2007年上大学,普通二本——湖南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懂行的朋友大概知道这个专业前身是图书馆学,偏文科专业,当然他自己拼命学技术,给自己一个安身立命的本事——技术出身的朋友估计都有类似的心路历程。2011年考上北航的研究生,软件工程专业。2012年开始在CSDN上写技术博客,积累了一些读者。2014年毕业后参与创业公司,2015转型做产品经理,至2018年从产品小白做到产品总监。2016年开始,还写了一本书“产品经理必知技术那点事”。2018年加入京东,做了两年高级产品经理,后自由职业,在家月入十万。——主要模式是写作变现,讲课等。
由于我自己也是行内人,这份履历“一般”。
如果没有写作加持,可能这就是一个产品经理跳槽到京东的故事,估计北京的房子首付都搞不定。
这份履历里,持续写作不仅锻炼和沉淀了他的能力,而且为他后续自由提供了杠杆。
坚持8年,还出过相关书籍,又做过培训,那么这个名字就变成了行业内的符号,这就是坚持的力量。只需要等到当前移动支付、知识付费的风口来临,轻易就实现个人自由,商业模式就是公众号+知识星球。
这一点我深受启发。
写作具备杠杆的作用。我们都有自己的职业履历。付出一份时间拿一份报酬,工作停止工资就不发了,更关键的事情是,由于这个时间只出售给一家公司,所以单位时间的报酬是有明显的天花板的。
写作是将工作中的东西沉淀下来,积累自己的读者群与粉丝,获得在相应领域的话语权——专家的位置,这样就能够拿到知识的红利。
坚持不容易,尤其是当你起步的时候,你写的东西无人问津的时候,你觉得自己是不是走错方向的时候。
这么多年,他基本上是保持“日更”的习惯。他说自己每天平均写7000字,看几十页书。写过文字的朋友知道,每天7000字是一个什么样的强度。而且要保证有效输出,还必须有持续的输入。
主要领域就是围绕互联网行业,无论是职场攻略,行业动态,还是产品经理或运营。
这个定位也很精准,清楚。受众很多。
互联网从业者都是目标受众,从开发、测试、运营、项目管理,设计师,产品经理等等,以及对于互联网有兴趣的行外人。而且互联网发展一日千里,也给了他无数的素材与话题。
相比于坚持,定位更难。
“不是蝴蝶飞不过沧海,而是沧海那边早已没有了等待”。有时候,不是我们不坚持,而是不相信坚持下去可以看到希望。
我们喜欢一山望那山高,总觉得别人的领域好玩,新奇。但要知道,进入陌生领域有多少坑需要去趟。
他的成长里没有爆款——高手下棋通盘无妙手。这样的案例才更加真实,可借鉴性更强。
很喜欢他写下的这句话:
——改变源自渴望,如果只是单纯的渴望,那只能叫欲望,没有行动的渴望永远都无法变成现实。事情是干出来的,结果是靠自己拿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