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谈

作者: 玉米配排骨 | 来源:发表于2016-10-07 23:22 被阅读91次

    今天没去上班,作为长假的最后一天,本来想好好休息一下的,却无聊到爆了。

    如果非要找出点值得记录的东西,那大概就是看到的一片朋友圈文章了。《量子力学崩塌你的“科学”世界观:人类的主观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中国科学院朱清时谈量子意识》

    光标题就这么长,当然,我也不会看这么长的标题的。大部分标题文字都忽略了,但那几个字深深刺入眼睛:人类的主观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

    非常挑战认知的一句话,如果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结论的话,我倒是真想看看他是怎么论证的。下面展开。

    上来介绍了两个量子力学中最不好懂的东西。这里就简单成为量子力学三个诡异点吧。

    第一个诡异点:态叠与坍缩。

    现实世界中,如果说小明在客厅里。那么小明就一定会是在,或者不在,这样两种状态。但是在量子力学的观点中。小明是可以同时在客厅,又同时不在客厅的。这个时候小明处于一个量子的叠加状态中。但是你一旦打开客厅的门,看到一下。那么遍只剩下一个唯一的事实了:小明在客厅,或者小明不在客厅。正是你打开门的这次观察,打破了小明在同时也不在的叠加态,坍缩成你观察到的唯一态。

    这是最吊诡的地方,但是这一点已经通过电子的干涉实验得到了证实:电子在没有观测的时候,没有确定的状态 。

    第二个诡异点:单体态叠加。

    典型例子:薛定谔的猫。一只既活又死的猫。

    把一只猫放进一个密闭的盒子里,然后把这个盒子接到一个装置上,这个装置包含一个原子核和一个毒气设施。原子核有50%的可能性发生衰变,衰变的时候放出一个粒子来,这个粒子一发出来就会触发毒气设施,毒气一触发就会杀死这只猫,因为原子核的衰变是一个量子状态,衰变与否的状态是同时存在的。就是说,猫处于一种即死又活的叠加状态。这就是薛定谔想象中的一个实验。这只假想的猫,也就成了大名鼎鼎的“薛定谔的猫”。因为它是第一个处于量子状态的宏观世界物体。

    薛定谔之后,有其他人对这个实验进行了再次假设:

    假设我邀请一位朋友,戴上防毒面具,跟薛定谔的猫呆在同一个密封的盒子里。这样虽然我是不知道盒子里面的猫是生还是死。但是我可以事后问我的朋友,他一定会看到猫确切的生死状态。

    正是这个假设,让人们意识到了,意识本身的作用。当人的意识一旦参与观察,那么猫的状态就变成了要么生,要么死。人的意识,已经影响了箱子里的波函数,量子态坍缩成两个非生既死的纯态。

    第三个诡异点:多体的叠加态:量子纠缠。

    一双手套的故事。

    假设有一双手套,把其中一只寄到北京,另外一只寄到南京。那么寄到北京的那只是左手手套还是右手手套呢?

    谁都不知道,但是寄到南京的那只手套一旦被打开,发现是右手手套,那么背景的那只手套就在一瞬间确定了下来。对的,北京那只就是左手手套了。因为手套一定是配对的。这是一种规则。而只要其中一个被人观测到时右手,那么另外一只不用观测也能确定,就是左手手套了。

    像手套这种在观察之前状态不确定,但在观察其中一个的状态后,另外一个状态马上变化,并且也变得确定。这种关联便是量子纠缠。

    量子力学与佛学能否会师

    自然科学总是自诩为最客观,最不能容忍主观意识的,现在量子力学发展到现在的地步,居然发现人类的主观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基础。

    这个基础就是:从不确定的状态变成确定的状态,一定要有意识参与。这是物理学的一个重大成就。

    牛顿第三定律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相等的。我们的意识能够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而改变,大家都觉得没问题,那为反过来说意识也同样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这一点与佛学很想。一个念头一下子使物质世界产生出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不光是佛学,明代王阳明的心学,也与量子力学揭示的道理不谋而合。

    山中花开。

    据说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对于山中花,一个没有任何分别心的人,“对镜无心”,看花不是花,此时他的意识处于自由状态,他没有看到花是不是红的,好不好看,他看他并不是花,他根本就不动念头。这就是,与你同寂。

    意识就是这样,如果你看到了这朵花,一下子动了念头,动念头实质上就是做了测量。

    你用鼻子测量发现是香的,你用眼睛测量发现是红的,你动用意念测量发现它可以让人愉悦。于是这些测量的结果,就是念头的结果,并产生进一步的念头:这是一朵玫瑰花,就认出它来了。

    人意识的发动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动念进行测量,然后产生念头。这时候念头产生出来了,实质是通过测量得出的几个我们制造出来的概念。这时意识不再自由,它突然坍缩到一个概念“玫瑰花”上。

    因此是念头产生了“客观”,念头是测量,客观世界是一系列复杂念头造成的。

    整个物质世界的产生,实际上在意识形成之初,宇宙本体本来是清静本然的,一旦动了念头想去看它了,这念头就是一种测量,一下子就使这个“清静本然”变成一种确定的状态,这样就生成物质世界了。《楞严经》最早,最清楚地把意识和测量的关系说了出来。

    佛学现在看来并不能称之为迷信,因为佛学研究的东西和自然科学不同,是宇宙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意识。


    佛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就像爬喜马拉雅山一样,一个从北坡往上爬,一个从南坡往上爬,总有一天两者要会和。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虚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wzy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