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埃及记》满了耶和华上帝对祂子民的爱,不惜一切代价的爱。上次我们分享了本书的前半部分,耶和华上帝用祂的大能大力,借着摩西行了十大神迹,叫百姓在埃及人眼前蒙恩,正满了四百三十年的那一天,耶和华的军队都从埃及出来了。(出12:41)接着耶和华晓谕摩西,吩咐百姓“头生的,无论是人是牲畜,都要归耶和华为圣”,设立“除酵节”“要纪念从埃及为奴之家出来的这日”。(出13:)
今天我们要分享本书后半部分的架构,讲述的是以民离开埃及后三个月发生的事件,主题是“以民的怨言&上主的恩言”。

出14:面对法老的追兵,以民选择抱怨(11-12),耶和华使埃及人沉没红海;
出15:来到玛拉苦水地,百姓发怨言(24),耶和华使苦水变甜;
出16:在汛的旷野想吃肉,还是怨言连天(2),耶和华应许降下吗哪、鹌鹑;
出17:到利非订没水喝,升级争闹试探耶和华,甚至几乎用石头打死摩西(2、5),耶和华吩咐击打磐石流活水。
亲们注意,现在为止耶和华上帝还是“神迹”不断,尽管祂的百姓真的很不可爱!但“耶和华就是爱”,“祂既然爱世间属于祂的人,就爱他们到底”!18章里,耶和华上帝借着叶忒罗的到访,使摩西一家团聚,同时也使用叶忒罗的建议,让摩西对整个以色列的队伍有了全新的管理组织建构。“满了三个月的那一天,(19:)”百姓在西奈的山下安营,耶和华上帝呼唤摩西上山,要赐下祂的律例典章,建立以色列民的信仰生命架构。
20: 颁布十诫
21:-24:各种律例
25:-31:启示会幕
32:-35:重申立约
36:-39:建造会幕
40: 立起帐幕
在读这些经文段落的时候,如果缺乏站在“祂”的立场换位思考,您会觉得“祂”很唠叨,像极了我们的那位“唠叨的母亲”(21:-24:),生活中的大事与小事、已经发生的和有可能发生的,“她”都唠叨了一遍;还有各位有没有奇怪,25:-31:,36:-39:这俩段的经文,简直就是复制粘贴的。“祂”老人家健忘?还是摩西健忘?总是重复的故事一遍又一遍?虽然我们可能已经知道,前者是上帝启示的“会幕”,是详尽“施工图纸”,后者是摩西“按图施工”的实体工程,可是您能理解这样重复的必要吗?请看下图,特别是红色的部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得出一个严肃的结论:神子民的信仰不是建立在看得见的“神迹”上,乃是必须建立在祂的话语里!真实的信仰可以没有“神迹”,因为拥有上帝的爱、话语和生命,就是你我人生中最大的“神迹”。请记得耶稣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我们的信仰需要常常反思!

圣经就是神的话,亲们,我们一起来读圣经吧!圈内还未接触基督信仰的朋友,您也可以和我一起读圣经,您一定不虚此行的。愿上帝赐福与各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