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樊登读书中跟着邵鑫老师,学习《古文观止》虽然只听了一部分,但收获不仅仅用满满来形容,而是开启智慧之门,。正如课程介绍中说的处世秘诀,说话之锦囊。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寺人披见文公》:如何让人不记仇。故事中的主人翁寺人披,曾经三次剌杀晋文公(重耳)。最后相互化解冲突成为一位重臣。那么当他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如果遇到这个情景怎样化解冲突呢?事情是这样的:第一次剌杀是因为(重耳的父亲)下令;第二次剌杀是因为(重耳的弟弟)下令,第三次剌杀是因为(重耳刚刚回国当晋文公,他下面的大臣)对新任君国不满,又找到寺人披。但这次寺人披表面接受,却没有照做,而是找晋文公说原由。三条理由说服:1、先暗示我来找你,是帮助你的(这样说话需要相当的水准) 2、讲述我当年为什么会那么对付你,其实不是冲你这个人,而是因为我职责,美好的品质。现在可以为你所用。 3、说出文公的愿望:要称霸中原,像齐桓公一样。齐桓公怎样对待自己的仇人管仲。讲完这些理由晋文公马上化解了与寺人披的矛盾,并重用他。我们看寺人披的沉稳与坚定,讲清实事,理性帮对方分析。这样的智慧与勇气是我们现代人所匮乏的。
课程共解读了15篇故事,每个都是很有趣的说话艺术。如《烛之武退秦师》分析利弊关键后,不仅让秦军退师,而且把矛盾转化。《冯煖客孟尝君》做事学会留后路,为自己的主公做长远规化,不仅迎得人心还让君王对孟尝君有理有宾。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古人的这些智慧说话处事之道。在我们当今社会也经常碰到。通过说话看性格,搞懂对方的真正目的。学会“微言大义”助你说话如沐春风。
太有趣了,还有很多故事,后期都一一分享给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