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完兴趣班,爸爸接他回来的路上,父子俩随便聊了起来。爸爸说,“我现在工作上有些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儿子鼓励父亲,“爸爸,可以跟我说说。”
爸爸想到这几天公司里极力挽留的同事还是要离开,看人度己,问儿子,“我现在有个同事,他很受领导重视,工资也比我高。你说我是该嫉妒他呢?还是赞美他?”
儿子想了想,对父亲说,“我觉得你都不用,你就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那样你的领导也会重视你,也会给你很多奖金。你明天去上班了,就告诉他,我要以你为榜样,争取超过你。”
这是爸爸带儿子回到家后,给我说的话。我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样的问题如果是我来思考,无论出于人品,还是思维定式,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赞美对方”。唯独忘记了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优秀的那一个。
孩子的想法是如此的单纯,他不懂得嫉妒和赞美的界限在哪里,也许连两个词的意思还不大明白,但是他用自己那颗真诚的心,简单明了说了自己的判断,既赞美别人又鼓励自己的话。
成人的社会阅历很丰富,我们经历社会的层层熏染,当面对比自己暂时取得上风的同事时,总会抱怨,为什么不是自己,凭什么是他。然后深陷自己觉得世事不公平的死胡同里,越想越不忿,越想越替自己感到委屈,自己钻了牛角尖。这就像自己给自己撒出的一张挣脱不开的网,只要自己不出来,永远是网中人,逃开了这次,逃不脱下次,消耗的都是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当我听到儿子的话,有种开辟出了第三条路的豁然开朗。为人做事与其抱怨不公平,不如去向优秀的人学习。抱怨换不来任何成果,甚至可能会让结果更糟糕,可是积极行动起来就会不一样,这是一个人面对挫折沮丧该有的精气神。拥有积极向上的能量才是人生取胜的关键,我们不该守着一时的得失纠结不前,放不下,丢不开,忘记了往前看,往前走,最后落一个损失惨重的后果。
我问儿子,这样的话是他自己想的吗?他说因为每天老师教他们的就是向榜样学习。我似乎也记起了自己上小学时,老师也是这么教自己的。那时候多快乐,多单纯,每次写完作业,考完试,老师常说的话就是“大家要向xx学习”。听完这句话,总会对那个“榜样”投去羡慕的眼光。那时候孩子的心是多么纯净呀,佩服和赞美都是不掺一点杂质的真诚。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这种真心为人喝彩的心意越来越淡,更别谈向他人学习。在大人们的世界里,学习榜样,尤其是身边的榜样,似乎是一句讽刺的话。孔子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那不过是我们随口说说的话,真正到践行的时候,完全不是自己想的那个样子。要做到心悦诚服地学,真的是太难了。
工作上看到比我们优秀的人,我们总会不以为然,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对自己现状不满意的抱怨多过对别人真心真意的赞美。总是看着他人的不足无限放大,从来不能静下心来看看他人为什么能做好,或者他有哪些美好的品质值得自己去学习。
有时候,成人看问题,做事情的想法真的不如孩子。少了孩子那种简单和真诚,反而将问题复杂化。感觉时不时就会被孩子上上一课,让我总是感动于他们的只言片语,那本是我们的初心,可是自己走着走着就忘了。孩子与我们而言,在某种程度上最大的意义可能就是时时提醒我们不忘初心,总能让我们反思自己蒙尘依旧的心,是否还是曾经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