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93262/2ae9914ecdd81599.png)
1、
晚上跟老妈视频聊天,准备挂线时她有些犹豫的问我“如果你有空,方便帮我充点话费吗?我怕话费不够停机了。“
我自然是满口应允。
老家在农村,家里没有互联网,附近没有营业厅的状况老爸老妈早已习以为常,尽管我和老姐只需要动动手指,轻敲几下手机屏幕就能让他们的话费分分钟到账,但是本着不愿麻烦我们的原则,他们宁愿自己坐几个小时的大巴车到县城营业厅,也坚决拒绝我们的帮忙。
只不过,近两年二位老人的这股倔劲儿却随着小侄儿的诞生逐渐松动。
为了缓解老姐的经济和工作压力,小家伙自小由老妈一手带大。将满两岁的他偶尔会被老姐从老家带回武汉,和老妈来一场“小别离“。
于是,微信视频聊天成了缓解祖孙俩思念之情的唯一渠道。
手机流量自然是不够的,一向节俭的老妈开始在想念外孙和担心话费两端左右为难。
也曾开玩笑问她为什么从不开口让老姐帮忙续话费,她的回答让我心里一阵酸楚:“你姐她要还房贷,还要养小孩,压力太大了,我和你爸过得很好,不想给她添麻烦。”
其实,我知道他们过得一点都不好,五十多岁,在城市应该是退休享清福的年纪,但在农村,沉重的农活加上生活的压力依旧时常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尽管如此,他们仍坚守着不给子女添一丝麻烦的原则,时刻把自己伪装成“我们一切都好“的模样。
类似“我很好”这种温柔的谎言从小到大不知道听多少,可惜我们每次都自欺欺人的信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3262/b922612cd32bc6f4.png)
2、
小时候讨论未来,我和老姐总是不约而同地想去离家很远的地方,小小的年纪,总是觉得未曾到过的他乡才能撑起藏在内心深处小小的梦想。
这时候的我总会故作成熟的询问在一旁驻足倾听的老妈“我们都走了,您不孤单吗?”“走吧,越远越好,这样就没人烦我了。”性格爽朗,凡事要强的老妈每次都这样回答。
事实证明,老妈并没有那么我们想象的那么洒脱。老姐出嫁第一年她便毫无保留的暴露了自己的脆弱。
按照家乡惯例,女子出嫁第一年会在夫家过年,所以那年春节团圆饭上,历年来热闹的四口之家突然因为少了老姐而变得格外冷清,此外,春节前回家我便发现了老妈的异常:接老姐电话时安慰她说你在那边开心就好,采购年货时却闷闷不乐,时常对着电话发呆,吃饭时心不在焉,会一遍又一遍装作无意地问我以后结婚了会选择回哪里过年……终于,在那年春节团圆饭席间,老妈对着满桌的菜肴悄悄的抹起眼泪。
当时坐在老妈对面的我一阵错愕,想起小时候那句回答得斩钉截铁的“走吧,越远越好”的回答,突然发现,她可能永远都做不好放我们远走的准备,只是,当有一天我们远远走开,她也只能一边假装洒脱,一边默默牵挂。当年的豪言壮语,只是在无可奈何的别离面前,一剂无力的安慰剂而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3262/0edfcc3a4d4a05af.png)
3、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迫于生活,常年在离家一千多公里的地方工作,每逢佳节,都会因为自己的缺席感到异常愧疚。
凭着记忆忖度着老爸老妈的喜好,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准备礼物成了弥补内心愧疚感的唯一方法。
尝试过提前询问他们的喜好,试图让这份即将寄出的礼物更加温馨而有意义,不过,最终还是作罢。
像多数中国父母一样,千百年来刻在骨子里的节俭和腼腆让每一次友好的询问都变成一成不变的回答“我什么都不需要”。同样的斩钉截铁,似乎还因为我的“胡乱花钱”带着些恼怒。
因为沟通不畅,所以,给他们买过一些并不合身的衣服,一些可能永远都用不上的物件以及被他们称作“糟蹋钱”的小礼品。
很多次都想终结这种出于善意却不被他们接受的送礼行为,直到无意间听见老妈和邻居闲聊的对话。
“你的衣服好漂亮啊。”邻居大嫂指着老妈身上的那件红色外套夸赞道。我顺着声音远远望去,是那件在老妈看来“贵的离谱且颜色太艳的毛呢外套。”因为它离谱的价格,老妈收到礼物后还大老远隔着电话和我有过一番争执。“嗯,生日的时候小女儿买的。”听得出,老妈的语气中夹杂着难以抑制的幸福感。
后来老爸告诉我,那些寻常的冬衣夏服,凡是我和老姐买的,老妈都会一件不落的和邻居谈起,旁人艳羡的眼神和夸赞的话语,足以让她在家兴奋好一阵。
原来,逐渐老去的老爸老妈也如小时候的我们一样,会偶尔期待新衣服或者小礼物,和我们不一样的是,习惯索取的我们会大声说出自己的愿望,而惯于给予的他们却时常保持沉默。
子女零星的馈赠,他们兴奋又激动,却又保持着几分扭捏,面对询问,只好佯装愤怒、言不由衷的回答“我什么都不需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2893262/73c367f69f79a415.png)
4、
想起前段时间催泪无数的韩剧《请回答1988》,里面有一个片段至今难忘:面对电话那头正焕的催问,文化程度不高的正焕妈妈不断地找着各种滑稽的理由,拒绝回答自己护照的英文名,只为保留在儿子们心中自己无所不能的光辉形象。那段电话双方愤怒的诘问和委屈的推托让人看着着急又心酸。
幸亏,最后的结局是温暖的,知道真相后的正焕悄悄地为老妈的护照做了标注,方便她拼读。
隔着屏幕,我感动得不能自已。
多希望,老爸老妈那些言不由衷的谎言,难以启齿的小秘密以及佯装坚强的托辞,都能被我们一一看破,然后,就像他们小时候哄我们一样,故作轻松的满足他们内心深处所有的小期待,让这种悄悄欢喜,却又假装不在意的小幸福可以不断持续。在我们眼里,这一切似乎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那该多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