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天高地远的京城不管做什么决定对我等小民不会有什么影响,至少影响甚微。但是一次大会却改变了我的命运,或者说是逼的我把蠢蠢欲动的计划快马加鞭的实施起来。也就是为什么我快要失业了。其实领导应该更焦虑,毕竟两个单位合并,也是一山难容二虎。
我是不在体制内的劳务派遣人员,基层的工作,月光的收入,只因大学毕业就从事这份工作,可以说是单纯的很。安稳的温水煮青蛙,虽说自己知道该学点什么以备不时之需,但一直是不温不火的准备,没有多少压迫感。
很多同事都离职了,很多同事即将离职,也有很多人在这样没有出路的地方呆了十几、二十几年。我干了四年,想想也是不可思议。毕竟安逸,能完全满足我下班后的小生活。
今天从图书馆借完书出来的时候遇见了正在休假的同事(离职前休完假再走),去图书馆备考。基层人员里的业务一把手,可再怎么厉害也不会升级的。羡慕她是因为她的家人支持她离职,支持她做自己喜欢的事。
另一个同事休了两周的假备考。我是不想考这些了,我想学点技能,不想什么都不会。
像我这样家里超级支持待在这样的单位的,离职大概需要先斩后奏。就是那种有制服穿,工作又轻松,特别适合靠家人、靠老公生存的女生的地方。可我只能靠我自己啊!家人既不能让我靠,又不希望我去别的地方。工作四年,没有存款,只攒了一身懒。
是时候离开了。不知道说的好听的背后有没有这个勇气,攒点技能才是真。可不想失业的时候像高速收费员一样抱怨一句“我36岁了,除了收费什么都不会。”也许这么说着又碌碌无为的继续做下去,增加自己的中年焦虑。
今天和几个小伙伴相谈甚欢。关于想做的事和工作环境,大家一致认为“不要逼自己去做自己不认可的事”。就拿考试说,有的人参加公考是为了未来能继续这种安逸;有的人考证是刚需;有的人考证是真的想学东西顺带的;有的人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瞎跟风(就是我)。可是不认可的事情做起来实在是痛苦万分,并且失败的概率极高(就是我)。刚需和成长需要的,准备起来那么愉快,所以我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还要继续报考,最后决定放弃了,要考也得挑我喜欢的考(比如PS可以有)。
再者关于工作环境,领导是很重要的因素。一个超有能力的同学,她表示自己目前99%的时间都是用来工作的,很累但很开心,有其他公司要挖走她,可她却愿意留下来,因为人文环境,因为好的领导。另一个不断跳槽的小伙伴也表示愿意一直待在目前的单位,因为终于遇见了想要跟一辈子的好领导,并且要为了能和领导们无障碍沟通发奋图强(程序媛)。
想了一下我为什么会在这样没有前途的地方呆这么久,也是因为环境让我很喜欢啊!曾经有一个岗位在等我,但是一想到那个烟雾弥漫的办公室,我也是拒绝的,虽然工资高很多。还有一个单位的领导面试后就一直问我“会不会喝酒?”纳尼?我不是来陪酒的,抱歉。我喜欢这个地方单纯的人事,工作不多,有更多时间做自我发展,虽然不能发展事业。原以为只是来过渡顺便镀金,没想到一待就是四年,还在增加中。
其实按照现在人的做法,收入不仅仅只在上班的8小时产生,越来越多的人在创造下班后收入,那么工作就变成了积攒人脉或是增加名利的途径。渐渐的也就不纠结了,工资多少,工位好不好都是要认真完成工作的,只要饿不死,还能想着进步就是好青年,关键开心就好。金钱永远也不会嫌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