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终于看完了麦家的新作《人生海海》,并且很庆幸自己坚持看完了它。因为在我看来这本书讲述的主要时间年代都是我不曾经历过的,而我对那个年代的一些历史或故事并不感兴趣。我觉得它更适合年龄七十岁左右的读者,这本书中的内容或许更能唤起他们的共鸣;或者是对那个时期历史人物和事件感兴趣的读者。另外,我觉得书中前两部分的很多内容都比较低俗,充满了各种污言秽语,至少在我看来是不讨女读者喜欢的。但这本书的第三部分最能反映出作者的写作水平,麦家毕竟是曾写出过《风声》、《解密》、《暗算》等精彩谍战题材小说的作者,对于人心和人性刻画得淋漓尽致。
所谓“人生海海”,书中是给出了明确答案的,“这是一句闽南话,是形容人生复杂多变但又不止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样宽广,但总的说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麦家是浙江人,并不是福建人,为什么会用《人生海海》这样一个词作为书名呢?其实这也在此书中有所交待,因为书中的“我”的已故前妻是在福建长大的,她曾为“我”解释这个词的意思。而“人生海海”这个词准确地描述了此书主角上校(蒋正南)起落浮沉、历经坎坷的一生,甚至对于“我”亦是如此。
《人生海海》是以“我”这个十岁小男孩的视角展开的。“我”从爷爷、老保长等人处听说了人称“上校”的蒋正南的前半生传奇经历,也亲眼见证了他后半生的坎坷遭遇。而“我”也因为父亲和他的好友关系,以及爷爷对他的出卖,被迫远赴异国逃避乡亲们的欺辱与折磨。不管是上校,还是“我”,甚至是书中其他几个重要人物比如父亲、小瞎子、老保长等人,大家都经历过艰辛与抉择,最终也都找到了自己与人生相处的方式。
纵观《人生海海》整个故事,不得不感慨上校悲情的一生。他本来可以是一个享尽荣华富贵的名医,尽管他曾是国民党的上校,但也救过共产党的重要人物。所以无论谁夺得天下,他原本都可以靠治病救人活得自在逍遥。然而,他却被三拨人一步步加害、诬陷,阴差阳错地直至最后被逼疯了。
害了上校的主要是三拨人。首先是上校后来的妻子,正是因为她曾自称被上校强奸把他告了,害得他这位抗日英雄、抗美援朝的英模被开除遣返回乡。这段经历令他成为了被共产党否定的人,也使得大家后来宁可相信小瞎子的谎言,也不觉得他无辜。结婚后,她才知道强奸她的人并不是他,她完全是被有心人挑唆、利用了。毕竟她曾一片痴心地爱着他,在她的内心深处也一定充满悔恨。所以她用自己后半生对疯癫的上校细心照顾来还债,这也算是一种自我救赎。
另一拨害了上校的人,是在他身上纹字的女鬼佬和女汉奸。女鬼佬在他身上绣了一句下流话,女汉奸把她的名字添了上去,这等于把他钉在了耻辱柱上。而他当时只是作为国民党的特工,想通过接触女鬼佬和女汉奸刺探消息,却自被纹身后再难自证清白。那位女汉奸可谓是臭名昭著,在书中正式公布她名字前,我都猜到了她是谁。她人生的最后结局是被以汉奸罪判处死刑执行了枪决,也算是罪有应得。只可惜上校对被纹身这段耻辱是十分在意的,在他疯后都令他耿耿于怀,只是疯前他都是极力掩饰,疯后却会主动让别人看。而在他疯后创作的画作中,更是把那句话语理想化后重现在了画纸上。
最后一拨害了上校的是看到了他纹身的小瞎子。被别人看到他的纹身等于揭开了他的疮疤,更何况小瞎子还污蔑他是鸡奸犯,还因此连累了跟他关系最好的“我”父亲。最终,更是导致爷爷为了父亲和全家的声誉,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出卖了上校的藏身之处。小瞎子虽然被上校割了舌头、挑断了手筋,但直到几十年后还在撒谎骗人,利用人们心中的疑虑给别人制造心理阴影。“我”父亲临终时还嘱咐“我”找医生为小瞎子治好一双手,然而他却反污蔑“我”父亲是鸡奸犯。小瞎子可以算是整本书中最令人憎恶与唾弃的一个角色,完全不值得同情与怜悯。
总体而言,《人生海海》中刻画的人物形象都很生动、逼真,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也都非常鲜明。随着书中故事情节的推进,有关上校的各种传闻出现后,包括“我”在内的乡亲们对他的看法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对此麦家描写得也很到位,突显了在一些是非、谣言面前,人们表现出来的人心和人性最真实的一面。唯一令我觉得美中不足,也是我非常在意的一点就是:前两部分所占篇幅太长,虽说那是对后续的铺垫,但关键是其中低俗内容太多。如果我是第一次读麦家的书,可能在看到第三部分之前早就放弃了。
不过,只有看完《人生海海》整本书,才更能体会和明白:疯后仍能成为养蚕高手的上校,和偷渡异国靠倒卖垃圾致富的“我”,都是经历了各种生活的摧残与折磨,仍旧勇敢地活下去了。就像这本书中所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想这也是作者想通过此书传达的一种精神力量。(作者:李淑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