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岁时百问》
吃中饭时和办公室的姐姐闲聊,谈及清明假期的安排,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姐说要回老家一趟,随又补充,家中老人均健在,本想趁着假期出去游玩,但父母前些日子打电话来催促回家。言下之意大有清明都不回家即为忘本,搞得姐姐诚惶诚恐,出游计划也赶紧取消。我有点不解,年纪大一点的姐姐说,人年纪大了会容易多想,总害怕自己百年之后子女不肖忘本。我不由得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的父母,许是因为他们身体康健,而我又尚未工作成家,总觉得父母仍在壮年,我仍是孩子,不必在意那些意义深重的节日,只顾自己自由自在的游荡。
姥爷14年夏天去世,自那之后的清明妈妈总要回家扫墓,以往都是舅舅们清明轮流回老家祭祖。家中有至亲之人去世后,清明这个节日也变得凝重起来。每每扫墓归来,妈妈和姥姥的脸色都会很差,仿佛又经历了一遍亲人去世的痛苦,此时的天朗气清和明媚春光似乎都布上了一层阴霾。
去年清明节我刚好考完研赋闲在家,陪妈妈回老家扫墓后坐公交回家,有一站上来了同住一个小区的叔叔阿姨,他们一身黑衣,阿姨脸色极差,带着墨镜,脸上有泪水的痕迹。我想起他们的儿子——我的发小彼时已经去世五年了,他们定是为自己儿子扫墓归来。心中突然悲痛起来,清明时节大家大多是祭祖和为去世老人扫墓,而他们的父母尚健在,至亲的儿子却不在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该是怎样的痛苦啊。都说早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并称人间四大悲,但在我看来丧子之痛是失去其他亲人之痛无法比之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含辛茹苦的养大成人,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被疾病夺去生命,眼睁睁看着自己赋予的骨血因疾病被折磨得枯槁不堪,直至油尽灯枯,那心情无异于置于阿鼻地狱受苦吧。妈妈看到他们,对我说,对于每一对父母,失去孩子都比失去父母更痛苦千万倍。
在外地求学多年,今后工作也要在外省,对于家的思念也随着年岁增长变得淡薄了许多,甚至每到一处便会主动学几句方言以期更快的融入当地群体。直至前几日因事与老家的银行工作人员通话,听到乡音的那一刻我竟鼻头一酸,眼泪差点不由自主的掉下来,那日我在武汉某银行遇到麻烦事,工作人员不肯帮我解决,幸得家乡银行工作人员的指点我才解决了麻烦。那日我终于意识到,原来不管身在何处,我与故乡的脐带从未断过,故土和乡胞一直源源不断的为我输送精神养料,温暖慰藉着游子之心。胡兰成曾写到:“我不仅对于故乡是荡子,对于岁月亦是荡子。“这大概也是许多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的心声吧。
古人过清明的意义应是提醒农时大于祭祖,社会渐渐发展,我们已告别农耕时代,清明的农时意义不复往前,这个节日存在的意义便是提醒在外游荡的人们不忘祖训,不忘先人。古诗云:“浮云蔽百日,游子不顾返。”清明节日便如一缕春风,拂去游子心头的浮云,提醒着他们故乡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