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利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在喜马拉雅听完了雨果的《悲惨世界》名著之所以经久不衰是有他的道理的。 主人翁冉阿让因为饥饿难耐偷了一块面包而遭遇了19年牢狱之灾,他本是一个品性善良、单纯的劳动者,社会环境的残害,法律残忍地惩罚,人情的冷漠使他滑向罪恶的深渊。而大主教的宽恕、仁慈让他的灵魂受到了震动,思想发生转变,促使他的人格精神上升到了崇高的境界。无情的责罚使一个人的灵魂从人间到地狱,因大爱的宽恕再从地狱到天堂!
故事有几处高潮转折,冉阿让隐姓埋名从普通工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劳动成为顶尖富翁,这时的他乐善好施,正在他筹划为地方做更大贡献时却因为有一个穷苦人被误当成当年犯错的他即将面临终身苦役的灾难。这时他面临重大的抉择,放弃既得的一切去自首包括放弃财产、地位还有他一手创办起来的养活众多穷人的企业去救一个不知道是否值得救的人。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自首,让法官放了那个被冤枉的人。当发现他相依为命视若珍宝的养女爱上了一个毛头小伙时他震惊、伤心、嫉妒,但最后还是选择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下这个小伙子并将心爱的养女嫁给他。当他终于有机会可以杀掉那个一直在不择手段追捕他的警察时他选择救下他放他走。当一切终于尘埃落定大团圆结局时他本可以在女婿家继续隐姓埋名安享晚年却选择跟女婿坦白了逃犯身份期待得到接纳。
每一次选择我都问自己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几乎每次都跟他的选择相反。这让我不禁对西方的信仰产生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信仰力量能指引一个人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完成自我心灵的救赎。
今天刚好看到一则新闻关于美国人收养中国弃婴的统计,许多中国弃婴在大洋彼岸得到了温暖的爱并取得不俗的成绩,甚至很多美国人自己有健康的孩子却愿意收养有缺陷的弃婴给予他们精心的照料。
其中一个叫Roise的唐氏综合症弃婴的故事以前我就看过,她的养父母来中国收养孩子时本来可以选择健康的孩子,但他的养母选择了却选择了她,养母想通过自己的行为呼吁人们有缺陷的孩子也值得被爱。这样的大爱令人动容,虽说他们国家福利、收入好是一回事,但我自己的孩子也不完美,我深深知道抚养这样的孩子不是光有钱就行需要付出很多很多。
Roise的养母Angela说:“如果不去照顾她,残疾孩子的人生可能会暗淡无光,没有任何希望。但我希望这样的孩子也能拥有正常小孩拥有的一切爱,甚至是光明的未来,和实现理想的希望。”也正是因为想到这一点,Angela和丈夫义无反顾地将Roise抱回了家。
养育一个特殊的孩子已经令我心力交瘁时常觉得透不过气,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前所未闻的力量,如果是信仰的力量我愿意余生投入天主的怀抱去自我救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