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被无意中在央视九台播放的纪录《中国这么美》给狠狠惊喜到了,又恰巧看的是久违的低苦艾乐队。乐队三人在云南一个叫凤羽的白族小镇里采风。
他们在这个在曾被徐霞客命名为“桃花源”的小镇之里,被街头两位售卖刺绣手工艺品的两位八十多岁的阿婆所吸引,和两位阿婆话起家常。主唱刘堃问老人家会不会唱歌。
一位老奶奶随口即兴唱起了儿时的童谣《一个螃蟹》,另一位老奶奶则低声附和哼着曲调。被老奶奶们朴实清澈的歌声深深感动着,历尽沧桑岁月的尽头原来依然可以这么的纯真,她们相识五十多年的友情原来依然可以纯真。
来自西北的三个男儿在阿婆歌声里,也久久不能平静,真诚坦言:“她们诠释了什么是音乐,而我们只是在倾听……”
随后,三人在另一位只有一间茅草屋,日子过得清苦的阿婆家聊天。阿婆一边干活,一边和三人讲自己的故事。谈到唱歌时,阿婆开口唱起“一条大河波浪宽…”清澈明朗的声音瞬间让人破防。而后阿婆又轻轻唱起家乡的“大理三月好风光”,对自己的一生,阿婆笑意盈盈:“这就是我的命啊,开心时唱歌 做事时唱歌……”阿婆的老伴坐在她身边静静地听着。以音乐为灵魂的西北民谣汉子们再次感慨:阿婆这是活明白了。
低苦艾乐队在这片自然的铺满鲜花绿草的天地里,唱起曾经的歌,当《兰州,兰州》响起,仿佛是从遥远的天边传来的呼唤,是那么的熟悉,又那么的…陌生。是的,陌生。刘堃说:兰州已经成了一种精神象征。兰州可以是任何城市,任何城市也是兰州。
所有的城市的进程化都趋于雷同,对于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人而言,城市已经成了家乡的同义词,城市就是家乡,而无关乎任何具体的名称。但家乡的温度没有变,依然是熟悉那些人,那些你爱的、爱你的、相亲相爱,相恨又相怨的那些人……他们是爱上一个城的唯一理由。
随后,采风转向兰州大学毕业的封新城。这个曾经的《新周刊》创办人和执行主编,在凤羽这个小镇的果园创建的叫“退步堂”的工作室名,耐人寻味,时代在进步,现在人的精神家园呢?是丰富还是荒芜?我们比古人过的更好吗?
还有米歇尔,一位全球一流的、参加过世界顶级的演唱会的鼓手,和妻子携手选在小镇某山间,一个不通水电旧房子里回归生活的朴素。
还有普通人施文清,年轻时是一个邮递员,他痴迷于小镇的历史与文化,十几年来自己进行采集研究,积攒了厚厚一摞研究资料,却被妻子嫌弃为连一包洗衣粉的钱都赚不回。 施文清依然沉迷其中,在自家的院子里办起“围炉雅集”,村子里的人干完农活,都来这里唱歌,讲故事。
城市的每一个角角落落里,也有像这样无数的平凡普通的人,过着不为人知的属于自己的生活,谁也不会知道他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但好的音乐会相通,可以打通每一个陌生的心灵,而抵达灵魂。
兰州,啥都不缺,有思想有历史也有江湖。兰州,啥都有,有酒有故事也有歌谣,有所有的城市里所有的一切。
兰州,吹过你城市吹过的风,也走过你城市走过的路,是我的城,也是你的城。陌生人,如果你来,我会给你一支兰州,他会带你去你想去的任何地方。当你某天回首,你的回忆里会有一个你的兰州,有一支属于你的歌谣在,有某人用爱守护着的平凡等你回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