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越来越发现成年人最大的奢侈品是时间,是可供自由支配的时间。
每天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像个梭子一般、机械人一般被各种事务推着往前走。
很想找一个独立的时间来安放自己的灵魂,尤其是躁动不安的灵魂,在这个时间区间内,可以拿出理想中的“橡皮擦”,把从早到晚的遇到的负面人物删去(屏蔽),把出现的负面情绪、负面想法擦掉,主动挂靠正能量满满的积极人士,得以不断被唤醒、被点燃,继续保持平和心态、状态下的一点点精进,最终能够一路高歌,缓步走入自己的人生巅峰。
最好这样的理想时间段可以固化到每一天,一如当年求学时期,能够在固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一直在努力,有时候发现连半个小时的“时间纯净期”都难以挤出来,难免焦虑自责。
于是,就不断的在积极与躺平之间左右摆停。
这种状态我极为不喜。
看了“连叔”的几篇文章,挑拣了几句于我而言有点醍醐灌顶之效的句子,赶紧抓住用鱼,自我疗愈吧。
1.精进
一个人的精进多半离不开读书,不管是阅读、是思考、是写作还是钻研,这都是一种自我对话。
这其实就是我最在意的自我支配时间,可以不受打扰,多好。
荀子提出过“慎独”这个词,我目前连独处都还做不到,又何谈“慎独”呢?
独处时不止可以精进自我,也可以自我监督。
这种监督不是苦行僧,不是吃苦,而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就像一个人终于找到了成长秘籍一样。
独处是一种修炼。
2.忧虑
人们似乎天生偏好开心快乐,对于负面情绪总是视若洪水猛兽,但喜怒哀乐就像油盐酱醋茶一样,是我们生活的双翼,成熟的双翼,无法也不能避免。
一如“连叔”所说,忧虑是人的基本情绪,就像快乐一样,我们要做的是把它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过了这个度人生犹如过犹不及一样,人生就没有意义了。
很多人总是放不下过去,又提前忧虑未来,就在这不断的磋磨中生生废掉了现在。

更多的过好今天,更少的忧虑明天。
这该是我们像王阳明一样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
拿眼下最迫切的孩子的教育来看,我就难免过度的忧虑自家孩子的未来,独独忘记了,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未来的无限的发展可能。
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人成为一个自新自强独立自主的劳动者,因此家庭教育义务教育包括高职教育才是教育的主战场。
教育如果只盯着少数精英人士而打击其他大多数人的自信,那就是一种伪教育、反教育。
我们判断一个人的高下,不是根据其文凭的高低、工作是否辛苦,而是看这个人能否负责任是否会自爱,有自爱的能力和爱人的能力。
这个最终极的命题却屡屡被我们忽视,悲夫!
打开视野和思路之后,扔掉无谓的忧虑,腾出精力来精进自己,在不间断的修炼中成就自己,提升自我,终将为自己赢得更多自由,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