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原文
片段1(小记——书单的目的)
那么,为什么要把列清单的过程也作为读书方法的一部分来说明呢?理由之一,就是要培养带着目的去读书的目的意识
列出读书清单→在书店确认→购买
遵循这样的步骤入手书籍,就不得不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了。通过在清单上书写这一动作,可以确认自己此次读书的目的。比如购买小说或纪实作品时,会考虑是为了享受故事、玩味文章、沉浸在作品的气氛中、像这样带着理由去读书的意识,也会影响阅读速度
所谓读书的动机或目的性,就好比照片的“焦点”。即使拍摄同样的场景,聚焦于面前的花朵和聚焦于远处的建筑,得到的效果完全不同。读书也一样,抱着不同的目的阅读同一本书,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制作购书清单的第二个理由就是,它能帮自己找到真正想读的书。仔细想想,我们之所以会买些根本不读的书,根本原因就是冲动购买。总是想着“这本书或许有用”“这方面的知识一定要有啊”,不知不觉就拿起书走向了收银台。
列购书清单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在不断列表的同时可以看清自己真正的读书需求。
片段2:(小记——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书,去书店)
我跟所有人一样,也会去网上的书店,但我只会在网上购买内容已知的书,对于看到书名或主题就头脑一热想买的书,我几乎不会在网上下单。所谓“内容已知”,是指读过这套丛书之前出版的几本,或者曾经在书店翻看过该书,或者该书是人尽皆知的名著或经典作品,或者自己曾经多次读过作者出版的其他作品相反,如果是完全不了解的作者出版的书,或是第一眼看去让人无法理解作者身份或主张的书,以及看过内容简介和目录后依然无法理解内容的书,我只有在实体书店看过实物后才会买,因为如果书名与内容不符,或是文风让人无法接受的话,最后还是读不下去,那这次购物不就没有意义了吗?
但是,购书清单的智能化也有缺点,那就是清单会变得很长。因为收藏起来很轻松,很可能几个月就会超过100册,所以要去书店完成确认会很有难度。这样的话,购书清单反而发挥不了作用了。所以,刚开始列购书清单时还是选择手写更好。虽然比较花时间,但也会因此更认真地筛选可被列入表格的书籍。而且书写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你对书名和作者的印象
片段3(小记——透过枢纽书,构建购书的人格化加工网络)
找到能帮助自己找书的“枢纽书。有样东西是购书清单上的常客,更是我最可靠的好帮
手,那就是“书里推荐的书”。读过新书的读者应该知道,每个领域的入门书籍最后都会附上参考文献一览。我会首先在这里寻找感兴趣的书,甚至在读书期间,在文中看到“作家OO老师所著的(x×》中这样说”的表达,都会把书名记下来到想读的书了,而且,比起广告和书评里介绍的书,这些在书里找到的书读起来更有意思。因为广告毕竟是出版社的宣传工具,而书评的首要目的则是登载在刊物上,两者多少都会有些夸张的描述。每家媒体都会以周或月的频率在连载里推荐一些适合自己定位的书,可是这种连载介绍的都只是某个时期内的畅销书或者符合该媒体主题的书,而并非经典好书。
讲义笔记:
拆书0103+王见日月+购书量不等于知识量,别再乱买书了原文笔记:
拆书0103+王见日月+购书量不等于知识量,别再乱买书了I-重述原文
吴晓波曾经在《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里说过,“中国的成长高度并不以所谓的全球第一高楼为标志,而是以我们的思想为标准,我们的书单决定了我们的过去,同时也指向了一个辽阔的未来。”可见书单是通过知识经验,进行人格化加工的产物,指导着读书生活,让我们有目的地读书,高效地读书。
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豆瓣上看到一篇书评,或者在朋友圈里看到别人推荐的好书,就会开始到网上去搜索,简要地看了一下标题和封面,然后就下单购买了,但到头来发现,通过这种方式买来的书,大部分都是没碰过的。
如果我们先按规划制作书单,然后带着购书目的去书店评估,最终完成购买,那上述情况其实是可以大大减少的,因为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筛选出更加清晰明确的目的,不会过多被商业宣传或其他碎片的欲望所误导,从而能够找到真正想读的那些书,另外,由于主动性更加强,也会大大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估计也有很多人会说,现在淘宝的购物车都可以把想买的书加进去了,干嘛还要自己做书单,而且网上购物又方便,一键购买,其实也没必要跑去书店慢慢看。
这让我想起一个朋友小K,双十一期间她的淘宝购买量可以达到500件,平时她看到什么稍微有意向的,都会先加车,之后再一键购买拼跨店优惠,不合适的就退货。我留意到这次双十一,她竟然买了50本书,她喜欢心理学和情商方面的书,只要是名字相关就都购买了,以我对她的了解,这些书最终肯定是闲鱼收场。
购书量并不等于知识量,购物车不等于书单,网购图书是很便捷,但仔细想想,越是便捷,我们能够自主加工的程度和欲望就越低,这种情况下生成的购书指引,对我们的指导也是很少的。
而且,通过网上购书,最好还是买一些作者文风我们已经很熟悉,又或者是一些系列丛书的延伸作品,因为这类书籍都是我们对内容已经很有把握的。相反,对于一个完全未接触过的作者和新的作品,我们在网上看了标题、觉得封面和简介都不错,但拿到书后才发现,内文的风格完全接受不了,这就尴尬了。所以对于新的尝试,最好还是能够到书店里面详细看一看,具体了解一下,这也是实体书店的一个优势。
那么如何构建一个好的书单网络呢?善用枢纽书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每一本书的版面和内容都是有限的,里面推荐的一些参考文献或推荐读物,其实都经过作者精挑细选,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有别于我们在网上或书店看到的推荐,因为这类推荐通常会带有一定的商业目的,他们通常会推荐符合平台定位的书,又或者是有合作关系的作者,广告推荐对利益方负责,作者对读者和内容负责,因此选择后者会更客观,通过枢纽书,更能帮我们构建合适的书单网络。
A1-联系经验
上一期播出的奇葩说非常精彩,这也引发了我和朋友们的激烈讨论,这一期的主题是,“如果有一个可以让全人类大脑一秒共享知识的技术,该不该支持?”
我们一起梳理了正反方的关键点,“正方主要是站在技术层面的,如果是一个技术的革新,就好像20年前我们拥抱互联网一样,能够大大的提高效率,有什么不好呢?”,“反方从人文的角度出发,如果共享知识,人类将会失去差异化,而且也会失去批判知识,更新知识的动力。”
朋友A哥提出了一个观点,我觉得是值得深思的,“在这场辩论里面,双方似乎都掉进了一个坑,因为双方都在赞同能共享的,实际上是信息,而知识是学习这些信息而得来的智慧和学习能力。”
以此我也联想到了读书生活,读书也就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我们通过自主制作书单指导购书、赋能读书生活,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在网上能搜到很多人推荐的书单,又或者被接收很多书评,而这些内容,或许是他人的知识,但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参考信息,互联网给我们一秒共享信息,但习得成为知识的能力,还是要靠自己,只有通过人格化加工得来的书单,才是我们真正能汲取的,这些书单才能清晰指出我们读书的目的,帮助我们提高效率,扩大读书的架构网络,并且不被商业利用。
就像詹青云在节目上所说的,“我们这个时代考验的,恰恰是我们从这些知识当中去挑选辨别排序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我们熟能生巧的一种直觉。那些知识进步的时代,往往就是人可以否定知识的时代。”
A2-规划运用
书单对我们的读书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指导着我们的读书目的,同时赋能我们的读书生活。因此可用以下的方法来加强书单指导购书的能力。
一、做好生活记录。好书和健忘,你永远不会知道哪个先来。随身准备小本子,记录日常所得。无论是在网上还是书店,如果看到适合自己的好书推荐,都可以马上记下,以便后续使用。
二,制作纸质书单。的确,现在网购是非常方便,但其实记录书名,作者名,出版社等信息,也不会造成多大的麻烦,而且手写书单,能够帮我们更好地做梳理和筛选,当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梳理方法后,也可以迭代不同的方式。
三,带着书单逛书店。合上笔记本电脑,带着书单逛书店,与目标图书近距离相处,更加能理解这本书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同时逛书店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体验,这个感受也是网上购书给不了的。
四、善用枢纽书。用好书的推荐书或参考文献引导,更加有效地扩大自己的书单网络,不能只靠网络书评和商业推荐,并不是别人的书单不好,但要综合考虑,结合实际情况,得到自己最合适的书单。
快速阅读感悟
一开始不确定能五分钟读完第二章,后来去听了释若老师对《快速阅读》的拆解,按照方法进行了尝试,最后的确是提高了的速度,能控制在5分钟左右的时间读完了,但对知识点没有做到十分的把握,之后将多加练习继续提速。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总结了自己一些没做好的地方,就是过程中必须全神贯注,一气呵成不回头细看,同时一定要善用笔做画行引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