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经济学课上的“得到”

在经济学课上的“得到”

作者: 田野_4750 | 来源:发表于2018-03-14 16:15 被阅读37次

随着薛老师的经济课结束,我也毕业了。

如果真的参加考试,我可能还得挂科,很多经济学概念记不住,还有很多经济学理念理解不深入,那就更别提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了。

可是无论我学习效果多差,我的世界观还是因此改变了。当然随着改变的不仅仅是我看世界的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已经走在不同视角的路上了。

总结一下,我被颠覆改变的世界观吧!

一、重新定义了商业——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在经济学课上的“得到”

以前我总觉得商人都是尖酸刻薄,斤斤计较,唯利是图……骨子里来看,觉得有钱人大都不是好人,都是靠坑蒙拐骗得来的不义之财。

我的天,都不知道这些观念都是从哪里学来的——《威尼斯商人》是小学课本里讲的故事,经过薛老师普及才知道,这本书的作者根本没有到过威尼斯,他的小说人物都是自己杜撰的。

薛老师讲了一个监狱里牧师的故事,他在监狱里拿着烟和奶酪,走了一圈出来,手里多了一盒饼干。

这个故事告诉我:物品稀缺和需求不同商业的繁荣基础。而且商业最大限度给每个人带来满足。

非洲国家扶贫是美国和欧洲国家多年给予支援,但效果并不明线,原因是由于存在缺乏反馈机制、所托非人、养懒汉效应等问题,行善扶贫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完全无法到达预期目标。

而商业行为,则由于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协调和鼓励人们分工合作,所以能大幅、持续而高效地改进人们的福利。

就此现象也可以看看当前中国的扶贫政策,不再是以前那样给点救急和补助,更多侧重精准扶贫,解决贫困的根源,鼓励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发展旅游产业,技术产业。

先搞清楚贫困原因,然后给技术支持,资金支持,人才支持,政策支持,使得地方能够靠自己能力真正走出贫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从这两则事实来看,商业行为就是最大的慈善。

二、房价上升到底好不好?

房价一直以来都是大家迫切关注的问题,都希望能够看清未来,到底如何投资房产?

谁都知道,过去十年投资房产的都赚了,可是大家都说得中国房价过高,存在房价泡沫,说不定马上会崩盘,然后房子便宜了,如果投资岂不是赔大了,于是一直坐等降价好捡便宜。

以前我也一直这样奢望,没文化真可怕啊,我只能说。

房价上涨的原因有很多,有大城市效应,因为积聚,房价高升。这是因为积聚,有需求,那么多人想要,那经济市场筛选机制就是价格。

也有反面因素,因为管制太多,房屋不能更好的流通,比如限定交易。

从美国和日本经济发展轨迹来看,经济的积聚在中国必将持续,从近10年的美国和日本GDP的主要分布趋势来看,积聚在几个发达城市,中国GDP也成成这样分布,所以中国一线城市房价还是会持续走高。

在经济学课上的“得到”
在经济学课上的“得到”

房价事实上就是显示器,它是一一列事情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薛老师举了个例子:控制不了温度,却在渴望通过控制温度计而控制温度。

在经济学课上的“得到”

在充分理解房价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示灯,决定以后有能力还要更多投资房产。

三、你的价值由别人决定;

更准确的来说就是你的价值,是看你多稀缺和需求程度来决定的。如果你被需求,且很奇缺,那你价值就很大,相反,虽然很多地方很多工作你可以干,但是你的可替代性很强,那么你就没有多大价值。

所以怎样成为稀缺资源,增加自己的价值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四、公平背后其实是效率的考量;

经常会人群中听到:这不公平!那不公正!

只是因为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比如70年代分房子,有的说按照工龄分,有的说按照贡献大小来分,有的说按照谁更需要来分,(结婚的就比没结婚的需求更大,而分居的就比没分居的需求更大),也有的说按照职位高低来分,按照学历来分……

好像大家都有道理,可是到底哪种最公正?70年代房子需要各种条条框框,现在在市场经济时代,只要你有钱(除了限购城市)你就可以买来房子居住。

所以在所有的竞争规则当中,没有任何一个规则是比别的规则更公平的,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就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的选择;

不论你选择哪一种竞争方式,人们都会按照这种竞争方式去竞争,而竞争本身就会耗费资源;

在竞争过程当中所损耗的资源,通常都是一种无谓的损失。也就是说,对竞争者本身,对那些赢家来说,这是值得付出的代价,但是对社会其他人来说,他们从中得不到好处;

用出价的办法来竞争的话,有一个特点,跟其他的竞争方式不一样,那就是每当人们为了赚更多的钱,从而在出价的过程当中胜出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向社会其他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这时候,整个社会因为竞争带来的不是无谓的损失,而是更多的财富。

所以从公平的角度看,出价高低不是一个更公平的办法。但是从效率的角度,从社会财富积累的角度,从如何减少竞争带来的无谓损失的角度来看,出价高低是比别的竞争方式更有效率的,它直接带来了社会财富的高速集聚。

五、看的见的和看不见的;

每一次产业革命,市场上总有一些人鼓吹各种危机。美国开始发展集装箱贸易的时候,工人抗议罢工,害怕失去饭碗,丢掉工作,事实上他们拿到红利参与技术培训,很快成为新产业下的工人。

滴滴打车,Upper等新兴产业崛起的时候,出租车司机利益受到影响,有些专家就出来呼吁要保护出租车利益,期望叫停私家车拼车业务。还好我们的国家总是给新兴产业机会,不强制干预限制,让市场自由发展,在合适时期给予监管。

拼车业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市打车难的问题。

薛老师甚至还提出了春节期间火车票应该涨价,城市拥堵的解决之道是收入拥堵费等建议;

火车票,道路的稀缺,这些私用品,你用了,别人就不能用,那就需要价格给出指导,看你究竟有多需求了。

听起来从情感上很难接受,但上完这一年经济课,我竟然觉得有道理。因为从逻辑思我拿不出反驳的理由。

能够看见未来看不见的,能让我们视野更开阔,自然会影响你的人生抉择。

薛老师的经济学课,讲了很多颠覆我人生观的故事,文章有限我不能一一重复,仅仅举以上几个观点。现在说说我自己的改变。

因为学了经济学,我知道人不能追求暂时收益最大化,而要追求人生总收益最大化。所以选择职业是要慎重的。

从时间的角度看选择:

在这里想象力非常重要,我们能够把未来的收益想得多清楚、想得多具体、想得多大,我们今天所做的投资、我们今天所做的牺牲、我们今天所做的改变就值得有多大。有些人是急不可耐的,仿佛没有明天;有些人能够看得非常长远,能够进行很宏大的规划。对未来的想象就决定了人们对成本计算的不同。

老师说,看得有多远走得就有多直。我们不可能不走弯路,我们也不可能永远不采取权宜之计。应付一下眼前的事情,因地制宜、将错就错、急事急办,这些都是必须的。但区别在于,你有没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你看中的究竟是一份工作还是一份职业?这就会影响你在采取了权宜之计之后,能不能迅速地重新找到方向,能不能做最宏观的成本收益计算。

能不能看见看不见的,体现在我们在时间维度上面的想象力。

为此在家带娃期间,我为了不让自己落后,积极学习各种知识,同时制订了孩子上幼儿园自己以后的发展道路。

我现在每天花5个小时左右用于英语学习,目前已经有有效方法,现在就是在累计输入量。我打算从事幼儿双语教育工作,所以我要先把第二语言掌握为此,为自己的下一份工作拿到通行证。

从1月开始,每天早上5点开始学习3小时,下午2小时,到现在累计近200多小时的输入量,已经比开始时候进步很多了。

可能累计需要2000小时的英语输入量,这是一场持久战,我却有信心打好。

因为我看见那些看不见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经济学课上的“得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if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