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8班转战到318班,我从来都没有放弃写作。仿佛“放弃”二字,从来都没有在我的字典里存在过。
在一年的时间里,我由七天写一两篇文章改成了日更。量变会引起质变,所以日常的所思所想都变成了随缘的文字。即使没有多大的价值,对于一个喜欢记录的人来说也是一笔不菲的成长基金。
从加入007的那天起,我累积写字达130w,只有坚持坚持的力量,才能get到成长的意义!当一群人在“意义”的边缘徘徊时,另一群人已经在实践中找到了“活着就要发声”的乐趣。
雪漠老师今天在直播间里讲 : “在一无所知的世界里,走下去才会有惊喜。心有期待,全力以赴,定有所成。”
如果三年前,我不是选择了写作,而是把时间浪费在吃喝玩乐上,我会陷入间接性等死的胡同里,哪怕遇上明灯,也会想办法去否定它。
回过头来看,正是写作拯救了我。它让我用输入倒逼输出,让我用真心换文心,让我清楚了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让我走上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让我有了被讨厌和被喜欢的勇气,也让更多良师益友为我的成长助力……
从小,我就喜欢写作,把自己内心的点点滴滴铺展在白纸上,就像把日月里的精华吸纳了一遍又一遍。我晓得自己生来命薄,就通过一本又一本书来增加它的厚度。光阅读,还不够,只有通过书写,才能让独一无二的自己越来越厚重。
雪漠老师说他不按照任何套路来写作,他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我平时的写作业也比较随心而欲,没有主题,没有框架,也没有草稿,如果感慨多就多写一点儿,如果感慨少就少写一点儿。因为我知道内在的“灵知明”,会给我指引方向。
呕心沥血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宽坦有爱的东西才能见到生命的真谛。在无为而不为中,那些垃圾会自然过滤,留下来的东西即使不是精华,也会对生命有所启迪。
雪漠老师评价一部好作品的标准很简单——这个世界上有它,比没有它更好。真正有智慧的人,活在一元的清明世界里,看到的大全世界无一不美、无一不珍惜。
周岭老师说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写作都是一个有百利而无一害且适用于每一个普通人的技能。”他在《认知驱动》里分享了写作提升自身价值的方法。
首先,一个人要想真正提升自己,输入和输出势必形成闭环,如果一味地满足于输入,提升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其次,如果你有造福他人的梦想,也希望创造自身的影响力,那写作就是成本最低、限制最小的途径。
最后,文字是你在互联网上的另一张名片,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它们随时认识你,这就好比自己有了“分身术”,一觉醒来就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连接。
雪漠老师的写作就是最大范围地“利众”,因为它可以突破种种限制,让喜欢阅读的人运用书中的智慧去完成更好的自己。很多雪粉本来不会写作,但读着读着,就变成了一个笔耕不辍的人。
书读多了,内心的想法就翻江倒海,非要倾泻出来不可,结合雪漠老师的写作八步歌,很多人就把写作变成了生活方式。因为写作,很多人的生命发生了360度的变化,不会在鸡零狗碎的事上去消耗自己,而是在正知正见的基础上去不断的磨砺自己,链接更多高能量的人,把活着变成了“爱不落下”的状态。
作为写作者中的一份子,90%以上的人都有当作家的梦。有的人是出于功利主义,有的人是为了随缘度众,有的人仅仅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不论是哪一样都很好,只要有写作的习惯,它就可以让我们受益终身。
听着318班的战友们分享自己的写作经历和成长收获,感觉有好多个“我”在替自己发声。尽管大家的成长背景与生活细节不同,但写作的心是相同的,生命逐渐走向觉悟的过程是相同的。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有一群人能安静下来写字,并且分享生命的喜怒哀乐该多么美好。
就像美好的一天从雪漠之约开始一样。就像心与心共振时的那份默契一样。就像花骨朵静静打开花香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