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的前几天,每天都有讲究。
今天是初三,传统民俗“老鼠娶亲”的日子。
小时候并不知道这样的风俗,只是听大人们念叨一句:“今天是老鼠娶亲的日子,要早一点睡觉。”
我就不明白了:老鼠娶亲应该老鼠早睡,跟我有什么关系。
不过过年这几天,小孩子也并不轻松。放开了吃喝玩乐,疲倦是自然而然的,因此尽管对要求早睡不怎么服气,无奈支配不了自己的眼皮,只得眨都不眨地一觉睡去。
刚上小学时,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开始广播啦”产生浓厚兴趣。里面的童话最吸引我的有两个:《渔童》和《老鼠嫁女》。
听过两次《老鼠嫁女》后,自然对本已不服气的老鼠娶亲有些鄙夷:堂堂一个正月初三,为什么不能用《老鼠嫁女》这样生动有趣、富含哲理的故事取而代之?反正都是关于老鼠结婚的事情。
平平常常的老鼠娶亲如果上升到将女儿的终身许配给世界上最伟大的夫婿这样的高度,先是太阳,继而大风、围墙,尽管最后绕来绕去还是绕回了老鼠,但是只有这样的追求才足以配得上正月初三这样比较隆重的日子。
于是,我对老鼠娶亲硬与正月初三“拉郎配”愤愤不平起来。
直到不久后的一天,我翻箱倒柜寻找课外书籍阅读时,发现了一本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黄历。上面不仅有阳历阴历日期,还有与之相对应的大量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内容。
我很快翻到了正月初三的内容。原来老鼠娶亲和老鼠嫁女居然是同样的事情,正如包拯与包公为同一个人。
这样的笑话,我想每个人小的时候都应该上演过。而且不仅一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