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州东,浩瀚海南,有鲛海,方圆不过百里。海中有鲛人,水居如鱼,其眼泣,则能出珠。有鲛鲨为鲛人护卫,闻血气则发狂,可噬小舟。帝旭爱珠,地方官吏奉迎上意,索珠苛酷。珠民所采不敷上贡,辄以绳系小儿腰缒海,引鲛人浮上,即扼杀小儿,令鲛人见之。鲛人性慈柔,每为垂泪,见风遂成明珠,夜中有光。因防小儿血气引致鲛鲨噬人,故采扼杀一法。”
——《徽书.后妃.桓懿太后》
原文中的这一段话能将本章故事概括七七八八。
自我赏析:
1、《促织》般的故事起因
蒲松龄的《促织》的开篇这样写道:“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令以责之里正。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以奇货。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翻译:在明朝宣德年间,皇室爱好斗蟋蟀的游戏,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蟋蟀。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了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里正。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高价出售。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本文:“帝旭爱珠,地方官吏奉迎上意,索珠苛酷。”
两者大同小异,地方官吏欺上弄下。很有可能是作者化用。
2、人贱如狗
阿爸欲用海市引鲛人落泪救全村人的性命。一个常年被讨海生活折磨得枯焦的汉子能做出这样的凛然之举让人油然落泪。
但如果注意到“辄以绳系小儿腰缒海”中的“辄”字(辄:总是、往往),就不得不去猜测阿爸是主动还是被迫。如果是被迫,这次轮到海市一家了,阿爸的凛然之举就变成了无奈之举,不得不把阿爸的伟大更多地转换到酷吏治下的世道黑暗。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迫,究其原因,都是那谄媚的酷吏视百姓贱如狗啊!
“纵然人间翻覆了千遍万遍,饿殍塞道或是盛世年华,环着这一片大陆的,总是那样无动于衷的浩瀚海。因其广袤,而生漠漠,久远恒长,胜于任何王朝或国家。
小舟如沧海一粟,浮沉着三名褴褛的珠民与他们的愁苦。虽终有一日沧海会干涸成为桑田,但是,他们这些芥子微尘般的存在,是看不见那一天的。他们的愁苦也就如同世间一切氓民的愁苦,湮没于海水永不动容的潮汐之间,无声无痕。”
我恨人类的渺小易逝去,我怪山川海泽的广恒无情,似乎我们的一切在它们面前都不值一提。
天地不仁,万物当如刍狗。然而那些身居广厦的大人物自有史书记载留于后世;无名之辈的小人物永难得到史官青睐的一笔,他们的悲欢离合,默默发生,又默默消散。
阿爸是无名之辈,村落的人是无名之辈,整个九州人又有多少不是无名之辈呢?
让人觉得更荒谬滑稽的是《徵书》上可能还会这样记载:“xxx献珠有功,帝旭大悦,擢xxx。”
3、勇健娇娇媲丈夫
作者为小女孩取名为海市,我想用意为来自海边的村落的小女孩。
“做我的儿子,除了安逸,什么都有;做我的女儿,除了安逸之外什么都有。”
“那,我要做你儿子。”
海市选择安逸,并不代表她阿母一定拥有安逸;她放弃安逸,她阿母一定能够拥有安逸。
但海市做出的这个选择,我认为出自孝心的原因所占不多。
海市虽为女儿身,给我的感觉却像一个男孩,更贴切的说是花木兰色彩的女孩吧!那男子把海市的眼睛比作兽眼。兽要时刻保持警惕发挥本能才能在弱肉强食的环境里生存下来,拟人化来说是机敏又极富有斗争精神。
海市倔强地挡在阿母身前、用硬木长梭杀死校尉、伊始对待那男子的态度和行为都是“兽眼”的体现。
所以我觉得海市做出那个选择更多的是源自自身性格。
如果没有这场罹难,海市大概会如海边的普通女孩子——天性一天天磨灭,嫁人、生子,操劳一生的命运。
但日后海市的人生将会走向何方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