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中断

作者: pzxyxpj | 来源:发表于2023-04-13 21:17 被阅读0次

    世上无不是的父母。不知这句话是谁说起的。想起来,却觉得他活得真是不一般。是非与否,想必他自己才讲得清,道得明吧。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若换作天门山事件的四位,他们会不会赞成这个说法呢?

    如果这句话成立,那世上也应该有无不是的孩子吧。既然如此,何以四位大好年华的人,选择走极端呢?是他们心胸狭隘,自作自受,还是事出有因,不堪忍受呢?当事人留下的遗书,没有怪罪任何人,也不怨天,不怨地,只是把这当成他们自己的选择。相比他们的父母而言,他们孤单无助的样子,真的可怜,可悯。也许这对他们来讲,是一种解脱。唯有此解脱,才能离却他们所被困缚的似囚笼般的境遇。前路茫茫,他们却不管不顾,只想选择离开这是非之地,青年人的执着,毅然决然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们生不能有所选择,而离开却选择了一个满意的地方。也算是有所告慰,他们对自己是负责的。

    还有多少像他们这样的人,活在这个世上呢?一位”卧底”的老师,应该有所了解。而他不了解的,又有几多。每个孩子生来,在他们一路看似成长的这个过程中,究竟有多少受到精神上的关爱呢?他们像一棵棵树苗一样,渐渐长大起来,可他们的心理是否同步而行呢?如果所受的精神冷落超过所受的精神关爱,他们就是体格长大起来,对他们来说,又有多少收获与益处?而他们的父母可曾耐心去了解过,可曾真诚地给予过,可曾真的懂得他们的心理,可曾真的有心把他们树立起一个人的样子。天下各位作父母的,难得闲暇的时候,请扪心自问一下。

    物质丰富的生活,是成年的期待与追求。为此,他们像“八仙”过海一样,各显示着自己的“神通”。他们摸爬滚打,夜以继日,他们觉得很累,很苦,他们像是已没有了任何一丝时间给自己,仿佛已为这个家倾其所有。他们变得或暴躁或沉默,或呆板或不屑,或失望或争吵,或大打出手或分道扬镳。他们已觉得自己好像要垮掉,要疯狂,他们觉得自己好委屈,好难过。就在这样持续的状况中,他们是否想过自己身边的,那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他们自顾且不瑕,哪里又有时间,哪里又有心思。他们失却了自己而不知回头,而他们的孩子也随之而失却,迷惘如在梦中。如此这样的父母,如此这样的孩子,可想而知,以后的情形。哀莫过于心死,他们活得如同行尸走肉,光怪陆离,而跟随他们的孩子们,真可谓画笔成样,形神皆具。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大人们难辞其咎,小之祸国殃民,大之流毒子孙。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在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那些大人们是否可曾意识到自己不仅有物质责任,还要有精神义务。而精神义务是远远高于物质责任的。物质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精神的空虚与无知,他们对自己的放任与自流,而引发他们对孩子们的忽略与放任。子不养,父母之过;子不教,更是父母之过。当然,也有老师之过。没有良好的父母,又哪来可有期望的孩子们?莫怪世情,且看自身。父母是孩子们的榜样,可这个榜样是否做得有模有样?是否心诚意诚,以身作则了呢?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小树苗若不经打理,怎么能长成参天大树。而孩子们若不用心教养,父母们又要孩子们作何用?人间极惨切事之一,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而真的赶上了,可曾还有后悔的机会。即使哭断肝肠,欲与之俱去,又有何用。莫要被身外物所牵绊,莫要不知回头看,莫要不珍惜身边的小孩子们。育人,可是要尽百年之责的,而父母们真正做到的,现在才有几分,而又是如何坚持尽这份恒心的呢?可怜可悯,那四位孩子,是如此懂事,而又如此糊涂。往矣不可追,来日有可鉴。谨之,慎之,切之,怜之,方有似成之,似得之,似乐之,似安之。无论何时,他们都是小孩子们。而父母们却是要大一点的孩子们。大的总是要引领小的,相连相接,相承相继,生生不息,欣欣向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门中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kz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