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都有点贬义化,像是在骂人。
因为很多是,伪聪明,看似机灵,不过是耍小聪明,想要走捷径,又没有能力兜住。
李安《饮食男女》里面写道:
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材料准备好了才下锅。
自作聪明,是自认为都懂。
而现实,永远没有准备好,所有的下一刻,都是全新的,信息都要刷新一遍,考验的是临在的能力。
是觉知。
真正的聪明,是敏锐察觉,可以感受到当下,事物正在发生,可以精确捕捉,识别正确的信号。
蠢:往往跟堵塞有关。
就不是真蠢,更多是被蒙蔽,被堵塞,看不到真相,所以显得蠢;反过来,就是聪明,因为看得见。
可以感知到。
人是很难,心安理得,躺平的。
因为慢慢会,蒙蔽呆滞,越来越傻;而人们要的是,聪明,透亮,清澈。
感知力,有两条:
第一是身体感知,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灵活使用,能直觉感知。
第二是思维感知,静坐冥想,放空自己,借用思绪,去捕捉灵机。
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不要强求,但都能锻炼,主要是,对这个世界,有足够的好奇心,喜欢玩,喜欢出门,喜欢探索,那么身心都愿意尝试。
就怕自己蒙蔽自己,总感觉受到限制,总感觉很累,一点都不想尝试,总是难以挣脱。
也别责怪自己。
假如一个人常年待在病房里,每天听到的,看到的,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人这里痛,那里痛,后面自己也快了。
里面都不是,自己的原因。
是土壤的问题。
把自己当成一颗种子,一颗植物,要发芽,要生长;最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个良好的环境,营养充足。
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都是自己选择的。
既然不喜欢,那就换一个。
突破当下的困境,两条路,最直接的是,换一个环境,换一份工作,直接找到合适的地方;跨越式的是,提升认知。
认知是虚的。
要具体的,确实的,读自己想读的书,看自己想看的视频,做自己想做的事,用具体的行为,来确定认知的积累。
然后从更高维度,俯视当下的生活。
一清二楚。
看得越清楚,越是确定的,内在越能自在,因为怕模糊,怕未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