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心情又有点郁闷,事件如下:下午的时候接了一个课,一个高一新生,俨然忘记了自己一直强调的,别接高一新生。为什么?因为高一的娃转化率本来就很低,他们还没进入高中生活,还没意识到高中数学的难度。又加上高一的娃子对高中知识还不了解,我们这样的人来讲一些知识就是讲不清楚明白,还是讲复习课更好一点。另外接的时候其实有点又后悔了,因为感觉最近还是有点累的,这个月的保底课时已经超了,说明接课的时候还是没忍住,没有抵制诱惑。
另外就是上课的时候,其实课件虽然准备了两个,也都梳理了,但培训的时候都讲了那个集合的课件知识点简单,但是很难讲清楚啊,为什么不引导学生听另外一个课件呢?我应该做控制主场的人呢,为啥把选择让他人来选呢?虽然给人可以选择的权利,但是选到本来转化率就低的知识点,不就更加不转化了吗?另外讲课的时候发现课件的排序和题目很乱,课件的内容之间逻辑性很差,对应的题目总是关联性不大,因为还没学到那个知识点,但是题目中就应用到了。另外我上课过程中选的题目也不合适,学生都做不到,为啥不选点简单的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呢?还坚持选难得,就是因为我自己梳理了一次题目,觉得那简单的就太简单了?太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了!
哎,整个过程下来,感觉犯了很多错误。
首先,这个月课时已购,再上都是多余,为啥要为难自己接课?其次,接课也就算了,想提高下个月的课时,积累点学生,那为什么忘记了接课原则:不主动接新高一的。第三,接课了为啥不选个转化率高的知识课件?第四、课件不合适可以自己讲知识点,然后结合其他课件中的题目来做?第五、为啥不懂根据学生的表现来调节题目的难易程度?整个过程是个大型翻车现场,感觉自己都不忍直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