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
我们为什么修饰记忆?|《阳光灿烂的日子》

我们为什么修饰记忆?|《阳光灿烂的日子》

作者: y_ja | 来源:发表于2018-04-10 22:12 被阅读0次

    這篇其实是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与原著王王朔《动物凶猛》的安利文啦。

    没看过也没关系,人都会修改记忆,有趣在有时自己都没发觉。

    已经是几年前看的了。从看的时间点至今,我已经开始不敢确定哪些记忆是完全真实的,反倒是感觉到越来越多修饰的痕迹,真糟,糟吗?

    你呢?你相信几成记忆完全无误?哪些修饰了,又是为什么?

    —以下无图纯字,练练耐性吧,不到2000字呢(๑ ̄ ̫  ̄๑)—

    看《阳光灿烂的日子》,我首先便被导演意图性极强的暖黄色调吸引。原以为是部温馨动人的“阳光”小品,怎么也无法想像竟是从动物之“凶猛”而来。

    暖黄、混浊,再加上主角不断间隔出现的自白和自我矛盾,使我感受这是部相当浑沌的电影。米兰究竟是谁?即使我是“答案早在问题形成前便存在”此句话的信徒,也不得不打破纪律犹疑起来。

    或許打从创造这脚色时起,便不曾打算给发出疑问的观众得到解答。没有人曾经拥有过答案。

    房间中的照片或许从未存在。

    那张“相片”也许是像台湾早期的电影手绘海报一般,有些类似油画的风格,用色浓烈、饱和,似照片一般,却从来不曾是真正的照片;我想“米兰”不是等于北蓓,也不是那个他嫌弃着身材拥肿米兰本人,仅是主角对于情窦初开那一瞬间的投射寄托,只是一张画作、图片,可能只是那闺房的主人所剪下的日历女郎,甚至是主角打开房门时闻到的一股香味幻化的呢。

    最有趣的莫过于在餐厅与兄弟们干起架的那一刻。主角违反他原本所呈现的人格特质,壮烈的、豪情的与人挑衅、打鬥。

    正当我疑惑主角的转变之际,画面却讽刺的停格,主角打破第四道墙,略带悲哀与羞耻的向观众说明这是他记忆错置、强化、自我安慰的一部份扭曲倒影。

    那一刻令人拍案叫绝,仅仅这一瞬的说明,就足以使整部电影都成为谜团,使人怀疑从开始至此刻、至结尾,究竟有没有哪一瞬是完全真实的?有没有哪一瞬是完全捏造的?又有哪些是参半扭曲的?

    阳光不再灿烂了,或许是外面下着雨,室内开着暖气制造出来的虚假暖和。

    随着电影,随着主角不断的自我怀疑,我不禁也想起,是否我自以为印象鲜明的短暂二十年人生中,也有哪些片段是我所美化而导致扭曲的

    是否有哪些我深信不移的记忆其实也是出于某种害怕、自卑、勉强......过度润饰的,而我却至今还毫无自觉?

    为什么人需要透过自我剪辑记忆,来维持自己的存在样貌呢

    令我诧异的是,小说的色调和电影竟是彻彻底底的截然不同。电影的颜色是接近熟爛的暖黃,小說卻是徹頭徹尾的冰冷,是《鐵達尼號》中,船隻沈沒那刻的海的颜色──毫无明度,冷冽刺骨的蓝却仍饱满。

    原先看完电影后、我揣想着小说的样貌,大概是无趣、平铺直述的吧?类似无病呻吟似的述说着他的过去与米兰,叙述那些不着边际的各种情欲纠葛;没想到,明明是主角如此个人的回想与对于往事的陈述,却让我读得如坐针毡。

    比起电影主轴大致围绕在主角对于过去的怀想、猜测与拼凑中,小说中充满太多过于精辟到令人发寒的见解。

    这或许是使用文字的优势所在,可以随意的说出任何跳脱出主线的想法;但若电影过度这么做,反倒让人有些不知所云,毕竟小说读者可以随时暂停于某句之中沉思,电影观众却是得时时紧贴着电影叙述行走,尤其不得一丝犹疑,以免跟不上环环错乱的情节。

    例如小说中对于父子管教关系的叙述:‘‘我在很长时间内都认为,父亲恰逢其时的死亡,可以使我们保持对他的敬意并以最真挚的感情怀念他又不致在摆脱他的影响时受到道德理念和犯罪感的困扰,犹如食物的变质可以使我们心安理得地倒掉它,不必勉强硬撑着吃下去以免担上了个浪费的罪名。 ”

    多令人心寒又痛快啊!怎么就这样说出极度不孝,却是许多人引隐藏在黑暗中不敢探索的心愿呢?

    还有主角对于经常前往米兰家,需要博得其父母喜好的内心独白:“为了使我有更充分的理由出入她家,我甚至抛弃对成年人的偏见,去讨好她的父母。我认识地作出副乖巧的嘴脸,表现一些天真的羞涩的腼腆。我尽力显得自己比实际年龄还要小,以博取怜爱和慈颜。至今我也不知道我做得是否成功,那对夫妇始终对我很客气但决不亲近,也许当时他们就看穿了我,一个少年的矫情总是很难做得尽善尽美。

    少年的矫情”是什么呢?

    我想起平日里我和朋友甚至情人家中长辈的互动情形;我总是过度的有礼、客气,过度的紧盯于每个细节,诸如长辈过来时必须起身,待长辈坐下才敢坐;适时添加茶水;打扰了、麻烦了不离口。我总是战战兢兢,生怕差池。这或许也是一种矫情吗?我是否也做得毫不尽善尽美?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的确是隔着各式各样的薄膜;读至此时,我才又再被提醒一次。

    在不论电影或小说中皆篇幅最多的男女互动场景,亦可展现出小说与电影的差异。电影中的男女,较为着重在群体上的互动、阶层及优劣势关系,并带出主角因处于情窦初开而造成的被动方状态,偏重的是那个年代、那群少男及寥寥的少女之间,群体性的情欲流动;而小说能够运用更精细的文字,因此更能偏重在主角个人的意识之中。

    安利完了,要欣赏这部作品还是需要有点精神的,务必睡饱了再来看。

    你修饰过哪些回忆?我想听,告诉我好吗好吗好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为什么修饰记忆?|《阳光灿烂的日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ro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