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德国近代教育|19世纪的德国教育(二)

德国近代教育|19世纪的德国教育(二)

作者: 煲冬瓜Rol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21:46 被阅读0次

19世纪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对德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斯多惠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三个因素,分别是天资、教育、自由自主。

天资是个人后天发展的基础,教育是促进个人最大化发展的工具,而天资和教育的发挥必须依靠自主自由的发挥。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挥人的主动性,培养真善美的品质,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实现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的含义不是针对个人来说的,它强调的是人的身体和精神的统一,要实现全人类发展的整体和谐。

第斯多惠也探讨了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之争,认为两者之间有内在联系,掌握科学知识和发展智力两方面相互促进。

教学原则遵循自然原则,教学符合人的天性和自然发展规律;文化原则,教学应尊重当地文化;连续性与彻底性原则,教学是一个连续过程,且应该使学生认识事物本质,不可浅尝辄止;直观教学原则,注重观察与实验法教学。

第斯多惠对于教师的作用有极致的推崇,在全社会形成了尊师重教的风气,他对与教师教育的贡献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

教师应该注重自我教育,不断吸收先进科学理论和教育知识;要有崇高的责任感;要有良好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技能。

第斯多惠吸收了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思想,福禄贝尔的学前与初等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德国教育的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德国近代教育|19世纪的德国教育(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ss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