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活着》

读《活着》

作者: 漪木漪浮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4-22 22:56 被阅读0次

读《活着》前面50页,其实挺失望的!文字平实朴素,甚至有点过于简单,完全没有读 钱钟书/张爱玲作品时 文字的精妙感 ,缺少那种叹为观止的描述

读到后面才明白过来,这不是无能,而是克制。如此深重的苦难,根本不需要也不适合精妙华丽的语言;就如同参加葬礼,就该用最基本的黑白色,而不应穿红带绿、浓妆艳抹。

整个读完之后,心情颇为压抑,尽管已看过张艺谋的同名电影有心理准备,依然觉得福贵还是太苦了。无边的悲伤与苍凉 如黑色的书籍封面一样笼罩一切。

个人的苦难,背后是时代的荒诞,也许这才是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意;作者特意用了很多看似不经意的描述, 用最简单克制,甚至冷漠残忍的文字展示着最匪夷所思最荒诞不经的时代,个人的命运被时代的车轮无情碾压

我细细想来,苦难大约分两种:

一个是时代大环境之苦难,无法掌控只能调整顺应。

一个是个人小环境的苦难。

福贵所经历的苦难几乎都是大环境的苦;作者的控诉、讽刺都是朝这个方向。

而从小环境的角度,倒觉得福贵还挺有福 (福贵所处的这小环境,迁移到当前大环境下,那还真得起“福贵”这个名字了)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作者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也许有的人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精疲力尽了; 活着,就是忍受,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或进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与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遇事忍耐也许是中国人的心理构造的组成部分,是几千年来文化与环境影响的结果;但如果说 “活着就是苦难,活着的意义就是忍耐,活着的目的就是活着” 这个结论总是过于消极了,总是让人提不起劲

窃以为,活着是个生物事实,其意义全靠个人的作为;活着的意义全是个人自己寻找、自己创造出来的;活着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怎样活着;你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做一事就增加有了一事的意义

还是王安石 见识高一些:

知世入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人生如梦,所以欲望不要太多;但无所求不是无为;只有一场做梦的机会,难道不应该做个风风光光轰轰烈烈像个样子的梦?难道做梦都要糊糊涂涂浑浑噩噩懵懵懂懂吗?

“以出世之心境,做入世之事业” 方是正道

相关文章

  •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不想...

  • 活着?活着!     读《活着》有感

    两千多年前,汉朝的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奥斯卡·王尔德说:“我不想...

  • 活着只为活着——读《活着》

    "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有很多热衷于思考人生和命运的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 读《活着》话活着

    今天一口气把《活着》读完了,作者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

  • 读《活着》,活着真好

    这部余华的中篇写了主角“徐福贵”的悲喜交加的大半个人生。虽然名字叫福贵,但大部分经历都是悲剧。他身上集合了几个代表...

  • 读《活着》,好好活着

    没有哪本书这样刺痛过人心,让人疼一次,温暖一下;再看到点转机,又疼一下;又看到希望,再疼一下,疼的失去了知觉,痛的...

  • 读《活着》,说说活着

    生命何其短暂,我们还能见面,还都在,我们还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余华用冷静的笔触,给我们讲了富贵的“活着”...

  • 读《活着》,感活着

    看完了《活着》由衷的觉得作者的心思之细腻,如果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又如何能写的这么动人。 刚开始看的时候心中在想,为...

  • 读《活着》|活着真好

    今天又一次读完了余华的《活着》,一个大男人哭得稀里哗啦的,特别是看到后半部的时候,眼睛已经红肿了。 记得第一次读《...

  • 读《活着》,感悟活着

    下午读了余华的《活着》。最大的感受是,相比当下诸多心灵鸡汤,成功励志学,小说其实根本不在于告诉你如何精彩的活着,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tn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