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我们处在即使伤感情也不能伤钱的尴尬地位。
照理说,知名大社、图书打磨严格、读者良好口碑、图书销量高,够顺风顺水的了,但我们在与作者组约稿时,总显得底气不足,因为我们所能支付的稿酬标准太低。
因为单位不是以利润进行考核,而是依用纸数量来均摊管理成本。这就意味着书销量越好,用纸越多,成本相应也摊得多。于是,就出现了有时单本书的成本都快赶上图书销售实洋这样的情况。而我们,背了自己不该背的成本,部门领导只能严格控制成本。
其实,这方面能省的钱实在有限。出版社摊下来的管理成本是固定的不变的,唯一能控制的也就只有部门编辑的日常办公费用和稿酬了。这两项在居高不下的管理成本到底占多大比例,似乎没有人给出过解释。
作者看到的是自己的书不断重印,而拿到手的只是菲薄的稿酬;出版社以控制成本为理由,制订了严格的稿酬标准。作者觉得是编辑在“克扣”,出版社则希望编辑尽可能地维护出版社的利益。夹在中间的编辑,只能是左右为难了。
市场经济终究是讲究共生共赢的,否则谁还会与你合作。但愿有一天我们也能坦然地,而不是像现在硬着头皮去打这多少有些为难的电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