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课评课:从听评课说开去

观课评课:从听评课说开去

作者: 爱于心敏于行 | 来源:发表于2020-11-26 10:51 被阅读0次

从听评课说开去

——以《昆明的雨》为例


文|张爱敏

思考一个问题:

教学中我们开展听评课的目的是什么?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之后呢,就要分析问题,反思教学。

改进教学。前提是教育教学理念的改进,理念决定行动。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取长补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发现亮点,借鉴提高。

《昆明的雨》选自部编本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一篇自读课文。


先看单元提示:

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阅读这些散文,领会作品的情思,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

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的散文的特点。

依然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依然重视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培养,建设“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

本单元依然是教读和自读两种课型,并通过设置不同的助读系统来体现。


什么是助读系统?

教读课文助读系统,由课前“预习”和课后“思考探究”“积累拓展”组成,重点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能力要点,并体现思维的渐进性以及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拓展,即由理解把握文本到积累梳理语言材料内化为语文素养的过程。

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呢?由“旁批”和“阅读提示”组成,没有设置练习,目的是加大自主阅读的力度。

旁批随文设置,目的是为学生自主阅读时提供思考或点拨重点、疑难、精妙之处。阅读提示配合单元重点或选取文章的独到之处进行指导,既指向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同时尽可能向课外阅读和学生的课外语文生活延伸,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

教读课文,由教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案,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达到相应的阅读目标,目的是学“法”。

自读课文,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目的是用“法”。

课外自读,强调整本书阅读,古诗词积累,有课内到课外的拓展,阅读等,是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和有效补充。

《昆明的雨》属课内自读,课堂重应着重“引导学生领悟散文的魅力”,力求体现以课文为载体,以方法为引领,以训练为主线,实现由教读到真正自读的转变。

如何实现自读文课堂的能力素养提升呢?

回到“阅读提示”:

本文题为《昆明的雨》,却并未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而是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文笔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穿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作者用这样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作者曾经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本文正是这样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作品,其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可以试着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做些圈点批注,并通过朗读加以品味。

汪曾祺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

再找几篇(如《故乡的食物》,《翠湖心影》,《我的家乡》等),细细品读,体会作者散文的独特韵味。

那么,如何上好课内自读课?

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引领。


先看一个课例:

1.温故知新,由朱自清《雨》导入课题。(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刘熙载

雨之精神写不出,以……写之。导课)

2.学习目标。

(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感悟作者蕴含其间的情感。

(2)体会汪曾祺散文语言的特点,学习散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生读两遍)

3.圈点批注。

生朗读:本文是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作品,其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标注一句话不如说关键词)

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做些圈点批注,感受其传达出的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语言的美。

批注、朗读、感受后,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展示。

(自然段号,读美句,并品析)

(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

(学生阅读大概有8分钟,真正体现了自主阅读,安静是课堂思考本来的模样。老师的激励语,点燃学生激情,我看见有学生笑了。在学生回答时,老师的评价很到位,有肯定,有补充,有鼓励。特别是让学生读一读,再读,感受,但遗憾的是学生读得还不到位。老师如果示范一下就提高了是不是就提升了呢?)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肥大的仙人掌,
好吃与不好吃的菌子,
火炭般的杨梅,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
卖杨梅的苗族女孩,
送缅桂花的房东母女,
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
……

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新奇

这东西这么好吃?!——惊喜

卖杨梅的女孩儿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柔情

房东会把辛苦摘下的缅桂花毫不吝惜地分送给邻居——温情

而友人,会在这样的雨季,陪着我在酒店中赏雨观景,让我暂时忘却了乡愁——友情

《昆明的雨》: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开头:我想念昆明的雨。

中间: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卖杨梅的苗族女孩,送缅桂花的房东母女,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

结尾:我想念昆明的雨

昆明雨季的景、事、物、人——是应“形”是“散”。

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之情——是“神”是“聚”。

作者想念昆明的雨,其实是想念那雨中倒挂着的还能开花的仙人掌;

作者想念昆明的雨,其实是想念那味道鲜美,种类繁多的菌子;

作者想念昆明的雨,其实是想念那一点儿都不酸的杨梅,想念那娇娇的吆喝声;

作者想念昆明的雨,其实是想念房东送来的七寸盘子里摆的满满的缅桂花;

作者想念昆明的雨,其实是想念和好友喝着酒,赏着花儿的旧时光。

我想念昆明的雨。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刘熙载

雨之精神写不出,以……写之。

这篇文章写于1984年,作者曾于1939年到昆明西南联大求学,1946年离开昆明,整整七年多的时间,昆明雨中闲适、恬然、淡中有味的生活让他想念,但他想念昆明的雨,仅仅是因为这些吗?请你细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我想念昆明的雨。

这种淡淡的乡愁,作者在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大家组内交流一下,并结合你们预习查找的资料的情况具体谈谈。

莲花池外少行人,
夜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
木香花湿雨沉沉。

汪曾祺,1920~1997年,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

推荐阅读汪曾祺的作品:

《故乡的食物》《翠湖心影》《我的家乡》

【我的点评】

三有:有激情,有感染力,魅力四射;有默读,有静思,学生主体;有分享,有展示,活动充分。

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再静下来,漫步文本,倾听汪曾祺先生平淡而有味的语言,感受一种雨季之美,也许我们会触摸到一颗童心,一抹柔情,一份感恩。这都源于那个雨季,哪些景,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我们会怎么教?

文本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是汪曾祺先生“淡而有味”的语言啊!

雨季之景、人、物、情,学生完全可以自达,学生会的坚决不教,学生不会的,老师一点拨学生就会的才是我们该教的。

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

我的建议:

1.抓住“阅读提示”,简化教学环节,巧妙的设计自读问题。仔细阅读单元学习说明,将本单元教读课文学习中所习得的浏览之法,用到本课学习之中,并着力训练。

2.巧妙的设计学生自读活动。

“教师要做的工作是导读导学,不是讲解。”可见自读课的教学同样要关注学情,甚至比教读课更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自读课教学中更要有所作为。

3.巧妙的使用自读卡和小组合作学习单,提高自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延伸学习过程,拓宽文本视野。

自读学习单势在必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课评课:从听评课说开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xo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