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电影和小说版的《匆匆那年》,思绪一连几天都平静不下来。过去的一切种种,好的,不好的,快乐的,痛苦的……记忆深处的画面像过电影一样,自脑海里不断的闪现。这种感觉非得要写下来化作文字,方可心安。哪怕只是记流水账。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不会构思,也不懂任何写作技巧,让手指完全随思绪乱飞吧!
童年
我天生就是一个憨憨的孩子,不知道自己是打几岁起开始记事的。应该是五岁左右的年龄,跟同村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一次居然把母亲新买的一条蓝色的方巾,被同伴们扯起来,去抽上面的丝线。结果方巾被抽的稀稀拉拉的,回到家被老爸抱到腿上狠狠地打了几下屁股。记得后来想到奶奶家去蹭饭吃,远远地不敢走近,就站在篱笆门前,也不敢吭声,两手不自觉地扯着门上的树枝儿。被爷爷看到后把我叫过去吃饭。
爷爷给我的印象很慈详,从来没有骂过我,他老人家79年冬天去世,那一年,我刚刚六岁。还记得他老人家快不行的时候,姑妈们提前缝好了寿衣,老人家试穿的时候,在屋里踱步,依然头脑清晰,走路挺直,母亲一直说,他老人家走的一点都不痛苦,完全是因为老了才离开的。我还记得爷爷咽气的那个晚上,半夜里父亲一个人过去了,不知为什么他把房门锁上了,我睡的迷迷糊糊的,就听到母亲一个人在家里着急万分,听到路上有人走过的木屐声,便一直趴在房间靠北的小窗上喊人来想办法开门。。。。。。后来的情况也不得而知,明天我要再问一下母亲当时的情况。
我小的时候,母亲有神经衰弱,也就是她会突然变成另外一个人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当时村里迷信的说法就是哪个死去的人的魂附到母亲身上了。有人会拿着桃条来抽打母亲的背,以达到驱鬼的目的。当时村上有一个老者会扎针,当时的我,就深信扎针的效果会更好。爷爷出殡期间,母亲又犯了病,我哭着喊着快去叫张XX来扎针。。。。。。
爷爷奶奶共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父亲是老二,大伯一家是住在大娘的村上,据说是因为大娘跟奶奶处不才回娘家住的。不知道什么原因,在给爷爷守夜的时候,他们兄弟几个起了争执,竟然大打出手。。。。。后来怎么解决的,我也不得而知了,这些也是后来大一点了,才听说的,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件事。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