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身边的故事。
小学同学G以前是一名出苦力的建筑工人,虽然很能干,但是精神层次非常低,对妻子的态度也不好,经常我行我素,完全不把家庭放在眼里。
平常,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出入娱乐场所,在这里尽情放纵自己。
这几年,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他的事业迎来的转机,和朋友合伙包了一栋楼的装修,等结算的时候,G一下变成了有钱人。
大家觉得,G有钱了后,应该会变成另外一个人,最起码的珍视自己现在的社会地位,会懂得有的方式,相比较五光十色的诱惑,自己目前的地位更加重要。
人人都觉得,G应该不会像以前那样鬼混了,因为这样风险太大。
然而,我们大家都失算了,G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变本加厉,为了身体上的愉悦,他完全不在乎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也不在乎目前自己取得的成就。
我曾经问过他:“如果有一个让你心动的女人出现,你会用这一切来交换吗?”
G竟然毫不犹豫的回答:“会。”
讲实话,他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
层次低的人,完全不会权衡自己得到与失去的最优选择,他们往往会在诱惑中迷失方向。
image层次越低的人,如果完全不会权衡自己得到与失去的最优选择,千万不要让这3种思维害了你。
01安于现状
当下社会,有一个非常诡异的现象:那些出身卑微的人,往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真正努力拼搏、奋发图强的人往往都是富人的后代,正如那句刺痛无数底层人民的话: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怀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社会底层人士的这种欲望往往更加强烈。
image但是,他们面临的问题不是不想努力,而是无从努力。
一档访谈类节目中,一位农民工在谈到自己的梦想时说道:“哪有啥子梦想,能活得好一点就是梦想。”
这便是当下社会底层人士真实的生活写照,他们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已经拼尽了全力,再也分不出更多的心思来考虑所谓的“未来发展”了。不是他们止步不前,而是社会给他们的机会实在太少。
02习得性无助
总是把“我不行,我不是那块料”挂在嘴边的人,很可能就是“习得性无助”患者。
根据百度百科:“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image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的表现是:因为前期的重复失败经历,造成了听任摆布、破罐子破摔的行为。它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习得性无助产生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一个是:失败经历的归因错误。当一个人总是把失败的经历归因成内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时,就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例如一个学生多次考试成绩都不好,他就容易给自己找“我不是学习这块料”的原因。因为这个原因看起来无懈可击,完美解释了失败的原因,并让你安安心心放弃继续尝试。
03嫉妒
“嫉妒为何物?自己不去努力,不去付诸行动,揪着对方的弱点不放,连自己也落得下作,这就叫嫉妒。”
与其嫉妒别人的拥有,不如现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为什么他人会比自己优越?自己究竟差在什么地方?
世界上最阴暗的地方,就是嫉妒之人的内心。千万不要被嫉妒蒙蔽了眼睛。
image谢谢您的阅读,欢迎拍砖。如果觉得有些许帮助或感觉认同,可以给我点个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