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很久以前友人赠的,年轻的姑娘选购礼物时随性直白,以为按照我好书的喜好选个名人的文集就是情谊,书的内容都不用心斟酌,也见此段情谊薄凉刻骨。而我也不甚在意,一直搁置在书架角落。再次翻来也不过想看看郁达夫到底性苦闷到何种地步。
大学太过散漫,不记得是哪一节课上,那个以为自己穿着禁欲为人师表便是满腹经纶的男老师用略带暧昧又隐晦的表情言语想向学生传达郁达夫写作手法以及思想内容,还自以为幽默的开了个含蓄的黄腔,引得众生一副心照不宣的模样,弄得我至今反胃。
抱歉,从那一刻开始我就忍不住以最大的恶意来揣度我这看上去人模狗样的大学老师实质不过脑子里全是黄色思想,甚至是阴暗角落撸管的屌丝一枚。
不是说作者风花雪月不能提,文科生面对的各种书籍文献不乏桃色,情和欲在我看来本就是写作的出发点,课堂教学也请尽量往作品剖析方面走可以吗?然而我那位大学男老师猥琐的样貌实在让我倒胃口。
各种各样的原因让我读这部文集的时候无比抗拒,但是一月一书的任务必须完成,各种软磨硬泡终于在今天下午前生吞活剥了这部书。
这样如鲠在喉了五个月也是自己都醉了,唾弃一下自己的懒惰。
郁达夫文啃下来通篇是灰色基调的,人物性格单一,故事各有不同,但是也可以看做是同一人物经历的不同故事。难怪很多人都把郁达夫笔下人物形象往他身上套。
郁达夫笔下的主人公都有自卑,孤独,懦弱,悲愤,偏激,沉溺性爱,不被社会需要的样子。嗯,课上给出“零余者”的称号。人的价值是从被需要开始的,而郁达夫笔下的各类“零余者”就是不被需要的人。可见他们活的压抑痛苦,他们也渴望自救,最后都选择了沉沦。
最可悲的是他们把自己的各种不得志看做是他人对自己的排挤,社会的腐朽堕落。要知道偏激孤僻性格的人到哪都不讨喜。
虽然早有预料,但是文里有很多主人公对于性的沉溺(每篇都有(-ι_- ))。因为主人公受中国传统文化封建残余思想影响,对自己的行为没办法心安理得的接受,所以一边唾弃自己一边放纵自己,所以也就造就了郁达夫的“性苦闷”。
然而我却内心无数个白眼“WTF?”,脱了裤子你就给我看这个?连带对我那男老师的观感又下降了几个百分点。现在哪个20以上大老爷们没手淫过?至于这么大惊小怪,暧昧不明么,呵呵哒。
整部文集看下来,我没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怀,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抖M的变态强装揣文艺来掩盖自己肮脏的思想。不好意思,带入过强,我都把里面的主人公形象想象成我那大学男老师,简直恶心得不要不要的。
当然,郁达夫的工笔是不错的。喜欢里面对大段景色的描写,远景近景,声响交融,颜色渲染都是极美得的。
比如“那一天大约刚是旧历的初三四的样子,同天鹅绒似的又蓝又紫的天空里,洒满了一天星斗。半痕新月,斜挂在西天角上,却似仙女的蛾眉,未加翠黛的样子。他一个人靠着了三等车的车窗,默默的在那里数窗外人家的灯火。火车在暗黑的夜气中间,一程一程地进去,那大都市的星星灯火,也一点一点的朦胧起来,他的胸中忽然生了万千哀感,他的眼睛里就忽然觉得热起来了。”这一段,蓦地来读,小清新都爱这样的表述手法,洒满一天的星斗和斜挂的新月在蓝紫色的天空里衬着主人公孤独自怜的心境,林妹妹都要避让三分。
美则美矣,我就是不爱他那种抖M欠抽性格,身为一个男人,想要女人想要情欲又懦弱不敢付出,想要功名想要事业又整天不务正业顾影自怜。这特么什么大爷?凭你会写几个酸文女人财富都要争着抢着往你怀里扑?惯的你。
感触比较深的是《沉沦》里面主人公,一样是“零余者”形象,在异国他乡自卑和沧桑困扰着他,因饱受“外族冷漠歧视”和“性苦闷”使他情感压抑苦闷。希望获得爱情却过于自卑,然后内心开始畸形变态,从自渎到偷窥,最后到妓院寻欢。往往在肉体得到片刻欢愉后带来内心更大的空虚,于是一步步走向沉沦,最后选择投海自尽来结束这种恶性循环。在投海前主人公因为弱国子民的身份还发出迫切的呼喊,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
“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让人尤为感触。
这部文看的憋屈的是前面的小说那部分。后面几页散文委实不错,闲散的靠在软枕上听着雨声捧卷读,驱走了我看小说篇的恶心感。《故都的秋》声味俱全,可以食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