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每个孩子都应有美好的童年评《追风筝的人》

每个孩子都应有美好的童年评《追风筝的人》

作者: 向日葵的笑 | 来源:发表于2016-06-07 16:31 被阅读214次

           近日来看完了胡赛尼的名作《追风筝的人》。从开始觉得这只是个平凡的友情故事到认真思考后真正的体会。我承认我被这本书感动哭啦。这本书带给我的不只是哈桑对阿米尔那“为你千千万万遍”的真挚友谊,也不只是作者再踏上那条“重新做回好人的路”时的愧疚与忏悔。令我最触及内心的是战乱带给幼小孩童身心双重的伤害。索拉博因惧怕被再次送回孤儿院而在浴缸中割腕的鲜血仿佛仍在流淌。看到那一刻是我哭啦,仿佛和阿米尔一样失去了全身的力气。索拉博是抢救回来啦可是他内心的伤口又岂是易于恢复的。索拉博的父亲哈桑,他的母亲被塔利班没有任何理由的枪杀在街上,那时候他只有8岁呀。后来他被孤儿院管理人员因为钱送给了恶魔——阿塞夫。这是一个泯灭任性的恶魔,他为索拉博系上铃铛,抹上胭脂,图上眼影以供他们玩乐。他和他的同伴毫无人性的奸污这幼童,索拉博也不例外。在书中索拉博再被阿米尔就走后反复的洗澡,因为他觉得他很脏,每每看到他说这句话我的心就揪着疼。那是只有八岁的孩子呀。他本应该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可他却变得那么悲伤,那么脆弱,仿佛一碰就会破。For you,a thousand times over.曾经哈桑用这句话为他和阿米尔的友情诠释。如今,阿米尔用这句话恢复索拉博内心的伤。

            高中时曾看过一篇描写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的文章。这位作者在哪场大屠杀时年仅五岁,他带着幼小的妹妹躲在草堆中目睹周围的人相互残杀,他说:在卢旺达最凶残的是鳄鱼,可是鳄鱼见到那样的场景也会流泪。那些孩子都是和我们一样甚至比我们更小,他们也应该快乐的成长。可是多变的世界又带给了他们什么呢?

         用过Vim的人都会知道这句话“帮助乌干达可怜的儿童”。我想Bram Moolenaar定是很了解那些天使般的孩子是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下,才会将这句话作为Vim的欢迎页面。

          有人曾说,我们活着就是为了造福下一代。高中时候好朋友很喜欢小孩子,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每个孩子都是纯真的,我要让他们感到世界的美好”。孩子都是天使,不因地域的不同而改变。唯愿世界能少一点纷争多一点爱,为那些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个孩子都应有美好的童年评《追风筝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gd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