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找不到东西的人,都是把整理作为一个间歇性习惯的人!
看到这句话时,我一拍脑门,赶紧写了下来,附带一句“Oh,my god!”它就是在说我,有没有???
划重点:整理,间歇性习惯
实际整理系统的建立,是一个需要长期维持的系统。
我是在一本有关时间管理的书籍里获取到这一概念的,而不是任何一本与整理或收纳相关的书籍。然而紧接着困扰我的事实是:我就是这样一个把整理作为间歇性习惯的人。那我还如何能指望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整理收纳的观念呢?更不要提建立整理系统来从小养成好习惯了!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仅仅是把办公桌收拾干净,一天就能多出一小时的空余时间。
所以我开始思考这样令人意外惊喜的一小时空余时间是从何而来的?
1.随手可取需要的物品,前提是固定归位的物品位置。这样就能拥有取物便捷的体验。
2.不会因为杂乱而找不到急需的物品。这样也就能够保证愉悦地心境,从而不焦虑。
3.节省了工作不顺畅,经常被打断,需要重新投入专注状态的时间。工作也就自然高效得多。
难怪人们会说: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呢。果然这得看你有没有各种时间管理的技能,如果技巧娴熟,挤出一个小时的空余时间似乎也不太难。
接着我想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是:这样有益高效的整理系统到底该如何建立?又怎样才能真正达到长期维持,不再是间歇性的习惯呢?
我大概捋了一下思路,整理系统所涵盖内容的分类:
①比如说整理可以是空间的,整理房间,书桌,办公桌;
②也可以是信息化的,电脑文件,手机内存,核心联系人;
③还可以是状态的,整理生活,心情等。
从而我搜索了一下“整理系统”这一概念,度娘似乎给不了我一个满意的答案。不过我又找了一本书籍:《整理生活,从整理内心开始:改变深层思维与习惯,过上持久整洁的生活》,这样长标题的书籍呢,不过它刚好是我所需要的。作者是阿曼达.莎利。我在微信读书里找到了电子版,决心要好好阅读,并写出读书笔记后分享给大家。
巧合的是,今天是孩子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家里突然被收拾得出奇干净整洁。平日里收捡了又被翻倒出来散落一厅的玩具,包括遗落在沙发底下,角落里,可能都被小朋友给忘记的也都被我妈给清扫整理归位了。
确实整个客厅都因此变得亮堂了。我心里在打鼓,等从幼儿园回来的小朋友看到这一切是会担心自己都被收起来的玩具找不着?还是会如我一样被眼前一亮的感觉给震惊,发出感叹:“哇!是谁把家里收拾这么干净漂亮整洁,婆婆叮咚,表扬你。”呢?不得而知的我还是期待看看孩子的反应的。
我很欣慰,有这样勤快的老妈,有这样可爱的女娃。我也得遇见更优秀的自己才是。
幼儿园复课第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