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走的课程,第一场是由戴耘教授带来的主题讲座:AI时代,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受过教育。
戴教授讲得很高大上,先分析我们人类所具有的优势:右半脑优势、意识优势、工匠优势,从AI没办法具备的能力中讲述着人类独有的竞争优势;然后借助现在的社会现状,陈述已知的对成功的三大幻觉;最后告诉大家,要回归教育本质,以发展的眼光教育学生、提升自我。
戴教授的发言很接地气,让我这样的“小白”也能大致听懂,所以,跟随着老师的点拨,我也在想,在现在这个时代,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受过教育的人?我算吗?我能将现在的科技手段熟练运用吗?我教过的学生算吗?我学了些什么?我能教些什么?……胡思乱想,但也是我对学习的反刍啊,是“没有白白来这一遭”的痕迹。
虽然早已进入高科技时代,各种AI程序进入日常,但我对它们一直都是一听而过,没有主动去学习,更不用说掌握。教授在现场演示的几种AI工具,更是听都没听过的存在了。在这样的信息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我这样的闭目塞听,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去主动学习新事物,去观察发现新变化,锻炼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不要关门造车,不要故步自封,不要自以为是!我想,我需要改变的地方还有很多,从先能自身能改变的地方开始,修炼了自身,再想着怎么去教育孩子吧!
现在的孩子,能接触的信息是非常庞大的,我们儿时的教育方法很大程度上是落后了的,所以需要以现代的方式、未来的眼光去教育今天的学生。可是,怎么才能有未来的眼光,怎样才是现代的方式,应该明确怎样的方向,我觉得我好像依旧是迷糊着的!
我自己是典型的考出来的改命人,是读书让我走出了农村,得以在城市落脚,是“读书改变命运”的真实写照。仔细想想,我就是案例中那典型的以“幻觉”为目标的人。
虽然不至于把财富当成幸福,但每次有所进账,哪怕是抢个小红包,都能高兴一阵。或许,是因为我还在生存阶段,还没能摆脱最低级的需求吧。但我好像对物质需求也不是那么大,并不觉得有钱就一定幸福。或许,等我实现财富自由了才可以更好地谈论这个话题吧!
但人生的目的,我觉得安身立命是没有错的,不要求一定要出人头地,但能凭借自己的本事生活下来,就很不错了啊。不过那些成功学、弯道超车等说法,我也是不认同的,这一点,或许,我没有被幻觉所影响吧!
但我确实对未来没有太大的规划,也没有什么太明确的目标,也一直相信“好好干,未来会更好”。以至于现在动笔挖掘,依然脑子空空,无法定性。没脑子的活着,可能会更快乐吧!哈哈!
这个时代,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受过教育的人?好像依然没有得到答案,AI无法取代人类,是因为人类实在太莫名其妙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