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艺术春秋]痴迷书画三十载 泥土沁出翰墨香——记盖州市农民画家马

[艺术春秋]痴迷书画三十载 泥土沁出翰墨香——记盖州市农民画家马

作者: 渤海经济圈 | 来源:发表于2018-08-15 10:35 被阅读2次

      [艺术春秋]痴迷书画三十载 泥土沁出翰墨香

      ——记盖州市农民画家马新明

      于学忠

    马新明以“农民画家”的头衔,第一次出现在报纸上和电视屏幕上,让本地熟识他的人有些诧异:马新明会画画?马新明是农民画家?他做过木工、车工、修理工,蹬过人力三轮车……?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农民画家了?

    30多年间,马新明始终以书画励志,不忘初心:“作为艺术家有精神、有襟怀、有担当,作品才能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

    马新明,1970年2月出生于盖州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小酷爱美术,天资聪慧。幼年时,他就酷爱绘画,但并不很富裕的家境却为他买不起宣纸,于是马新明就在旧报纸、旧书本上练习,请不起老师,就借来画册临摹。他如同长途跋涉寻找绿洲的骆驼,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绘画艺术的营养。临摹了一本又一本画册,用坏了一支又一支画笔,马新明完全沉浸在绘画的快乐中。艰辛、逆境都不能阻止他前进的步伐,家乡的农村生活赋予了马新明坚强的意志,使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成家后,为了生计,他做过木工、车工、修理工,蹬过人力三轮车……每时每刻都没有因为劳累的工作放下最初的梦想,他寻找一切机会,利用点滴时间进行艺术创作。每当夜深人静,大家熟睡时,马新明就拿着画笔沉浸在挚爱的艺术世界里,任意挥洒。但他不以为苦,并安贫乐道,一直在心中坚守着自己诗意与书画的圣地。

    “不经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上世纪80年代,马新明的聪慧用功得到我市书画界老前辈王一鸣、杜希斌、张欣等人的赏识与指点,从而使他技艺大有长进,也为日后的绘画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说,既然自己无缘科班教育,就要以古人、名家为师。他认真研究临摹齐白石、吴昌硕、王成喜等大家的画作,同时虚心向身边的书画家求教,还以大自然为师,平时注意观察山、水、林、泉的动态,随时勾画在纸上。

    走进他的画室,映入笔者眼帘的是悬挂在墙上的十几幅精美绘画作品。有强健昂首的老虎,有荷塘戏水的鲤鱼,有迎风傲雪的腊梅,有荣华富贵的牡丹等。他的国画作品,主神,重墨,个性张扬。那画中的虎、花、草、山、水、石、林等,已是他心灵的写照。他用笔泼墨,挥洒自如,尽抒胸臆。其作形神兼备,超拔尘俗,观后回味无穷。观气质、看构思,察笔墨,没有几十年的积苦艰辛,难成今日神思奇诡、意到法随,游刃驾熟的功力;他作画张弛得法,形神兼蓄,密可见厚重雄浑,疏可致清朗明丽,他的画都颇得众心,颇受青睐。

    他还擅长刻书画章和古体诗词创作,翻开他30年来手抄本的作品集可以看到,“名章”与“闲章”等,阴阳两种,还有多种不同的“形状”。在一幅幅作品中,他的印章不单单为了证明是自己的“亲笔”,更有“平衡画面”或“协调画幅”的内心世界!在他的古体诗词里,记述着他浩如烟海的生命姿态与人生感悟。使人似乎可以从那里面找到他所有的思想形迹。他的诗质朴而厚重,有境而自成高格。

     不问收获 只顾耕耘

    30多年的辛苦努力,30多年的艰难守望,30多年的不懈追求,他凭着满腔热情和不懈坚持,马新明在书画艺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其国画山水境界开阔,气势磅礴;花鸟清新自然,生动传神,雅俗共赏;行书龙飞凤舞,跌宕起伏,张弛有度。他的书画作品受到社会的认可。

    谈及创作和教学,马新明现在培养了许多学生,影响所及,自然形成了一个流派,笔者名曰‘苦学派’。这些学生们共同的特点,是吸收大自然的精华,进行创造,治学态度严肃、认真、刻苦、顽强,画风严谨、深厚、饱满、凝重,气势博大雄浑,基本功扎实过硬,这也可说是‘苦学派’的一些特征、个性。”

    马新明说,“画品如人品”。画家要在人品、性格上锤炼培养自己,这是艺术创作之首;人品的高下直接影响画作的品格。画是一个画家综合修养的体现,修养是需要我们不断的积累和提高的。的确,有句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集众家之典,成一家之言。”这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人的修为是靠多方面的,马新明的学习积累生活阅历和刻苦奋斗的经历决定着他的成就,艺术家更是如此。

    “人无品,则画无品;人不正,则画必邪。”“功夫在画外”,“无论是七分天赋三分修炼,还是三分天赋七分修炼,到头来都有可能成就大业。能否成就事业,要经过艺术家们锤炼和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最终要用品节、胸襟,打造具有高尚精神、超逸情怀的优秀山水作品。故此,学画先学做人。”马新明如是说。

    回首往昔,马新明感慨万千:学书画,我是最大的受益者,它让我找到落脚点,找到工作,改变了命运。

    讴歌时代 翰墨飘香

    马新明作画特别重意境。《秋的收获》、《玉米地》等山水画中,大胆运用工笔、写意手法,天人合一,自出机抒,成一家风骨;一种超脱、闲逸、出世之情趣瞬间溢出画卷,感染每一个观画之人。

    马新明先生几十年如一日,为自己的爱好始终如一的坚持着。他“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艺术创新精神,其作品或浑厚华滋,或高古飘逸,既透出传统精华,又散发着当代的生活气息。

    马新明先生强调:我认为一个人的成绩很重要是取决于勤奋,没有不做出努力就可以轻而易举成功的范例。“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眼中“盖州秀美世无双,州川壮美好风光”,心中自然会有“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盖州”之感。情景交融,物我两化,面对盖州的山山水水自然景观中的各种变化,一摇笔管,心领神会,各种知名或不知名的景物就会自然跑到多情的画笔下。

    艺术绚烂多彩,心境却总是平淡如水。马新明不事张扬,甘于寂寞,唯艺术至上,在绘画上尽情地挥洒着不羁的才华。艺术殿堂的大门正向他缓缓打开,梦想好像越来越近……他说:“是党的好政策,扶着我走上书画艺术的道路,我必须用我的笔、我的心来讴歌这千载难逢的好日子。

    马新明从普通农民到书画名人! “艺术是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要及时找准当下定位,但也不能过早将自己定型。在艺术的道路上,你会不断发现缺点,促使你去学习、进步。”

    在马新明心里,只有行家看了叫好、普通人觉得美和亲切,所有人都产生情感共鸣,才能称得上好作品。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除了在章法、美学等方面不断提高,更要求文艺工作者志存高远,永远都要记住为何而学习,为谁而创作,能不能做到勇于担当,无愧于时代。

    “从农家孩子到工作、学习、家庭都一一当当,书画不断进化着我的心灵,也提醒着自己,艺术永远不能张狂,不得浮躁、显摆。”他说,“我永远都是一个初学者、跋涉者、受益者”。(于学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术春秋]痴迷书画三十载 泥土沁出翰墨香——记盖州市农民画家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mi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