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在官府的单一办学格局被打破,孔圣人把本属居庙堂之高者专利的教育引向民间,关于教育和教师的话题就渐渐变成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撇开远古的经典言论姑且不说,单就近现代的“警言睿语”随手拈来也不计其数。其中妇孺皆知的,诸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名校成就名师,名师成就名学生”等。像这些原本是凡人不经意间灵光乍现说出的所谓教育格言,经过时间的淘洗和教育热心人士借助不同的渠道进行强化,它们渐渐被业内人士奉为指导教育的至理名言。也正是在这些教育格言所释放的穿透力的作用下,教育的相关方从不同的层面感受到其威慑力的巨大。
因学力有限,见识浅薄,不可能从高大上的理论高度对各种名言警句进行评头论足。而用这些理论来观照当下的教育,就“名师”与“名生”关系问题的相关话题表达一点浅薄的看法,则是为文造语的初衷。本人深信,井底之蛙的只言片语定会伤及无辜。如果有伤贵体,权当是乡村野夫的妄语,见谅为盼。只要对教育稍有留意者对“名师出高徒”这句业界名言肯定不陌生。曾几何时,在这句名言诱惑力的作用下,不论是什么层次的学校都穷尽所有想方设法实施所谓的“名师培养”工程。对一所学校来说,其要在业内掌握更多的话语权,除了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主要的参考指标就是有没有相关学科的名师,及其名师的数量。如果学校的软实力和硬实力“比翼双飞”,“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学校从立足到发展,再到强大也就高枕无忧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如果涌现出一大批“名师”,也就有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而他们身上所外溢出来的气息对周边就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这样,学校一旦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穷山窝里有了金凤凰”,“富居深山有远亲”。
正是公众对“名师”所具有的垂范引领作用的共识性认知,才有了“处处有名师”的盛景。抛开加在顶上的光环暂且不说,单把仰视名师的眼光往下移,去平视教育园地,尽管不同层级的学校名师团队层出不穷,很多名师“千般宠爱集一身”,但他们在实际教学的现场到底可以发挥多大的积极作用无法给出真正的估定;放眼教育市场,各级各类学校名师荟萃,但他们真正能够给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注入多少活力,迄今为止还真的少有有识之士对其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不过,不论是社会,还是学校的广大师生目之所及的往往是有些所谓的“名师”一旦“黄袍加身”之后,所有的鲜花和掌声也就纷至沓来。“百川东到海”,汇集在一起最终成就“名师”更大的名气。有了这些,他们就可以走出狭小的时空,走向全国,闻名遐迩。
“名师”之“名”是名气,名声,是在某一个领域有过人之处,看问题要高人一等,而且凭借其的名气能够对自己生活圈子里的人与事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发挥真正的效用;“名师”之“师”就是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使命的职业人,他们要以自己的学识和心性去引导教育学生。从概念上厘清了“名师”的意义及关系后,人们不难发现,不论前面加上多少修饰限制语,但其核心词永远不会改变。也就是说教书育人是其千古不变的本业。不论是什么样层次的老师,教书匠也好,经师也罢,人师也行,如果其丢掉了本职,而在“名师”光环的照耀下行走江湖“传经布道”,“名师”之“名”就变质变味了。
众所周知,老师是与学生相对而存在的一种职业称谓。没有学生,也就没有了老师。在这种二元共存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到底以什么样的次序排位迄今为止还很难给出界定。从古至今,纵使你有教化苍生,解救庶民于荒蛮愚昧的“凌云壮志”,如果没有人愿意投其门下,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家寡人”只能是单体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有了接受教化的学生,然后才有施与教化的老师。孔夫子驾车周游列国,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诸侯国君,但很少有人愿意、乐意接受老先生的宏论,并积极把它贯彻到治理朝政之中。这样,“好为人师”的孔夫子以一种变相的“吃闭门羹”的落魄结束自己的东奔西走。当自己“圣人之思”无法从上层找到生存的土壤,他只能回归乡野,自立门户,把官学下移。也正是有了三千弟子在自己门下,他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开启自己传道受业解惑的人生之旅,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老师。试想,如果没有三千弟子,没有七十二贤人,世间自然也就没有了大名鼎鼎的“孔老师”。依据这样的思维推定,只有有了学生,然后才有老师;只有有了学生出人头地的“好名声”,然后才有了师者的风光无限。从孔夫子的角度看,不是因为有了自己的美名远扬,然后才有七十二贤士的留名史册。
以“孔夫子现象”来观照当下教育,“名师出高徒”在坊间释放的诱惑力是巨大的。正是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身为学生的家长只要有机会和可能都会使尽浑身解数把自己的孩子投送到“名师”的门下。对他们来说,一旦孩子成为“名师”的门徒,自己的孩子成为“名学生”就指日可待了,甚至有的家长还把自己的孩子能够进入名师门下作为一种引以为傲的资本。其实,稍有理智的人都应该清楚,每一个人的成功,每一件事情的良性发展除了依靠外在的因素,更多取决于自身的条件。每一个老师的成长都需要主客观条件的支撑,纵使外在条件再优越,如果主观能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他也只能永远成为凡师;与此同理,再好的外在条件,如果主观积极性没有被挖掘,教学资源再丰富优越也不可能成为“高徒”;同样,老师“一举成名天下知”不是单靠“纵横捭阖”的外交家的口才,而是需要自己凭借专业魅力不仅在学识上影响受教育的对象,更应该在受教育者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扮演启蒙者和引路人的角色;至于学生,如果能够在“名师”的光环庇护下学习,固然有一种心理的优越感,但如果没有焚膏继晷、兀兀穷年的孜孜以求的精神,也无法成就自己的“美名”。毕竟,孔圣人三千弟子只有七十二贤人。天人互益是中国哲学的大智慧,世间万物很多都存在互补互益的关系。正是有了“桃李满天下”,才有了老师的扬名立万;也正是有了学生在自己从事的领域成为“翘楚”,才成就了“名师”。从某种意义上,如果没有“名学生”直接或间接的以“乌鸟之情”“结草之义”的“反哺”,也就没有了老师的“成名成家”。
因有感于媒体报道的某些地方老师组团为高考取得佳绩,进入名校的“得意弟子”举行欢送仪式的新闻,胡言乱语写下以上粗粝的文字,见笑大方。宽容、慈悲为怀!(安徽省霍邱县 陈士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