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
安全感不足的表现:
第一:胆小、黏人、怕生、独立性差、缺乏自信
对策:父母最好在孩子成长早期,多给孩子稳定的陪伴,积极回应孩子的话语,满足孩子的需求。第二:不太敢表达自己
原因:因为小时候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或需要时,被父母无视、否定、打击。如:再哭就不要你了,“好心给你买衣服,还挑三拣四,真是没良心!”
正确表达:“我明白,不让你玩手机,你很生气。”
“我理解,没达到你想要的成绩,肯定很失落。”
得到尊重和理解的孩子,能够学会更好地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心理发展更健康。
孩子合理的要求,家长可以尽量满足他;
不想满足或满足不了的,也不要指责孩子不该有这样的需求,而是如实地告诉他原因,比如:
“家里已经有了,这次不想买。”
“太贵了,不能买。”这样,孩子不会认为是他自己有问题,不配有这些需求。
第三:敏感、偏激,攻击性强
一个人与他人相处的方式,主要是依据和父母的相处中自己是如何被对待的,从而学会如何对待别人。
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缺乏安全感的人经常会感到孤独、被遗忘、被抛弃,同时对他人会抱有不信任、嫉妒、敌视的态度。
对策:和孩子建立友善、和谐、充满关爱的互动模式,让孩子感觉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注。
第四:内心脆弱、遇事容易退缩
英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曾说:
“孩子必须确认,自己可以随时回家,才可以安心地向前发展。”
对策:
在这一点上,家长应当注意平时孩子犯错、表现不好、遇到挫折时要给予积极的引导,而不是指责,用难听的语言否定孩子。
多向孩子传达这样的信息:
“即便你犯错了、失败了,爸爸妈妈依然爱你,会陪你一起面对。”
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引导孩子面对错误,改正不良行为,学会正确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