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极致的冷,带给我极致的享受。几乎是在被窝里,我读完了米奇·阿尔博姆的《一日重生》。这份阅读的导读人是毕淑敏——晚上,偏卧着开始读这本书,泪水渐渐注满了一侧的耳蜗。
俞敏洪说,觉得人生一生其实前面也没干什么,怎么那么快就跑到今天了。这句话,有种笑傲江湖的苍凉有时候有种悲凉感,但又如此真切定义了一日重生。
有些书阅读需要一目十行,但《一日重生》需要仔细阅读,毕竟,它把人的一生看得很短,短到只有一天时间。
只有一天,我们能做什么?
已经过去的再不可能回来;尚未到来的人们无法预测。因此只有当下的时刻才是真正可以支配的。能够做好手头的事儿,这本身就是契合禅理了。
我没想过给《一日重生》做书评,因为每个人读书的感觉不同,说出的话就会千差万别。可是是什么原因,让我放下在读的《耶路撒冷》,而拿起来《一日重生》呢?
相框刚才,朋友圈看到了一个观点让我有所释然。
实际上,世界上有无数平行的叙事在共存,又是竞争,有时又合并组合成新的叙事。悲剧和黑色幽默来自于被某个单一过时的叙事束缚住手脚,做出一些荒谬和严重损害自己现实利益的选择,而且不自知或者完全拒绝改变。
故事和叙事是人的刚需,也是给人生赋予“意义感”的重要手段,比如看电影、读小说对我来说 就是一个“故事充电”的过程。
故事或叙事广泛存在人的一切创造力、艺术、娱乐、传播活动中。比如从小时候父母床边给自己讲睡前故事,到长大后听评书、看小说、看电影、追星追二次元、谈论八卦甚至议论政治等等都是源于同样的需求,也就是人对故事的依赖。
我也在思考,极寒天气,我们可以什么也不做,躲在空调间或者暖和的被窝里去打发时光,可这个时候内心出现的不再是休闲,而是一种无所事事的空虚甚至恐惧。或者这样理解,疫情突袭封城,我们的生活突然按下了暂停键,这段时间那种无奈的不适应感表现的就是空虚感,或者略有担心的恐惧,担心终日不做事,徒手待白头,生存奈何。
甚至有一种错觉,人的一生,短到只有一天,是呐喊或者沉默,是辛勤苦做或者休闲无聊?我们又该如何在寻道的修行路上不再碌碌无为?
假如只有今天,怎么做人生才更加具有“意义感”呢?!
每个人都在被自己相信的故事和叙事塑造着观念,编织着自己的意义之网,然后悬挂在那张网上活着。要想让这张网足够坚韧,除了经常用各种叙事“充电”,害的尽量做到观念自由,甚至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切换不同的观念和叙事。
每个人都离不开叙事,也都活在叙事当中,要精良要让自己适应复杂叙事。越简单的叙事看起来越爽,比如《一日重生》,因为需要调动大脑算力最低,也就可以吸引最多的人。简单叙事的特点一般是:忽略很多细节,人总分好坏、因果关系强烈且明显,某个结果总可以归因于单个人或者单个事件,总有个结果,有个水落石出,谁对谁错总分的一清二楚……
而真实的世界是一个无限游戏,没有绝对的黑白对错,也没有结局。一个好的叙事可以激励人、可以动员人、但也可以操纵人。习惯了简单叙事思维就容易让自己的情绪变得极化,也容易固执自见。比如迫切地想看到《一日重生》主人公的结局,以证实自己的判断或者满足自己的心理。
故事或叙事是人活着的刚需。表达和“叙事”都非常重要。在某一个方面或者某种程度上掌握叙事的人,就具备了操作他人的能力。就算你成不了叙事的制造者或者传播者,也尽量要警惕,不被它变成一个只有简单叙事思维的人。
这么说,看结果不重要,追求的是做事的过程。
做迷藏的大象人这一辈子其实只有重大的三件事,你必须在这重大的三件事上投入最大的精力,先琢磨清楚,然后在这三件事上走对,一旦这三件事走对,那你的人生就不会太差。人生三步棋:做对事业,找对伴侣,教育好后代。
对于男人来说,这个顺序是:做对事业,找对伴侣,教育好后代。对于女性来说,这个顺序是:找对伴侣,(做对事业),教育好后代。
你所做是所有事情,都必须是为了这三件事服务,如果不是,那么你就是傻子。
集中精力做一件小事,一边做一边对自己说,我就是那个最严谨最认真,不会浪费每一分心力的人。感受到完成的快乐,更加要去体会交出一个好作品的喜悦,然后充分休息。该玩玩,该锻炼锻炼,刷剧放松也行。调整一下,进入下一件事,又像一开始就是对待好作品一样的投入,再一次的投入,收获……循环下去,就,你什么都没有错过,效果又很不错。如此,可以摆脱恶性循环的状态,就看你做不做。
这么多年来,麦当劳为数百万美国年轻人提供了第一份工作,拯救了一大批问题青年,并且教会他们人生第一课——“承担工作的责任,做可靠的人。”
麦当劳的贡献在很多方面甚至超过了哈佛大学。
——查理•芒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