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社交是生活所需,独处才是自我享受

社交是生活所需,独处才是自我享受

作者: Lucky初叁 | 来源:发表于2021-11-04 17:17 被阅读0次

文/Lucky 锾

今天刷抖音看到湖北十堰一个21岁女孩于11月1日早上,在南山晨跑时失踪至今未找到。

为之震惊的同时,还有些挺伤感的。

伤感的除了是她的遭遇,更多的是关于自己目前独处的状态。

独处,透露着自己的无奈和惶恐。

女孩是6点多出门晨跑,7点多父亲还跟她有通话,8点多手机关机,失踪当日的早上8点,他的父亲就发现已经联系不到她人并及时报了警,闺蜜也是与她前一晚才吃完饭,关系应该很好吧,对她的日常动态很是清楚……

当然,还是希望她平安。

再看看我,就算是真的出了什么意外或者死了,也没有人会知道吧。

家人,除了有解决不了的事才会想到我,或者有用的到我的地方会使唤我,其他时候都权当我死了,不联系,不过问,不关心;

闺蜜,结婚生了孩子,天天自己的小家庭都鸡飞狗跳的,哪有那么多闲功夫跟我话家常,说心里话,再说都几年没见了,现在她们真的还了解我吗?

朋友,更别提了,这年头你想掏心掏肺交朋友别人都不见得想跟你认识,社交本身就是麻烦,而大家,怕麻烦……

同事,除了工作交集,其他方面保持最好互不干涉的关系可以省去很多乌七八糟的麻烦事儿,比如,碍于关系你不好意思拒绝的工作任务和明明不是你的责任,你却死要面子要说的违心话。

所以,为了避免死后无人察觉或无人收尸,影响到社会治安,我精心挑选了一个好的日子,2020.10.10注册登记了器官捐献协议,实卡已收到,先不说自己伟大不伟大,最起码能保证的是,自己死的时候会有人察觉,有人帮我收尸。

虽说这样的状态会有些落寞吧,但独来独往也没什么不好的。

今年的黑马沙雕小甜剧《我的巴比伦恋人》里,女主陈美如哭诉的一番话听了真的让人泪奔,完全感同身受,让人泪奔的正是现实中年轻人的真实写照。

“我跟这个世界处不好,我就是处不好,同事结婚不要给我发请柬,邻居在电梯里遇到也不要跟我尬聊,不要跟我说话,结婚过年都不要串亲戚,也不要问我现在做的什么工作,我不想跟你们说,我平时不高兴,我不想假装我自己很高兴,你真觉得这世界美好和谐啊?人活着是很难的!我一点也不开心。”

以前想不通,为什么年轻人逢年过节不想回家,现在明白了,本来,工作的时候就要装开朗活泼,回家了还要装孝顺,装着在外过的很好,真的太累了!

“上天就是那么不喜欢我,看到我活得舒坦点就立马调成困难模式,我这人走路喜欢挨边走,我坐公交车必须坐后排,去饭馆喜欢坐角落,我不想跟任何人产生丝毫联系,我怕我刚把我的真心掏出来,我就死了。”

马上又快2022跨年了,接着2022年1月31日就是新一年的除夕夜,现在的状态就是只想一个人呆着,不想社交,不想出门……

我跟这世界处不好,我也没那么讨喜,我没办法假装自己很开心。

别说这是社恐,我明明开朗健谈,端庄大方!

只是,真的疲于应付那些无聊的社交,处于那样的环境,不得不参与那些无意义的社交活动,我不是社交牛逼症,心好累啊…

明明安安静静的独处时自己才是最放松的!

我知道她们没有恶意,只是,我只想躲在自己的空间里,怕电话铃声,怕未接电话,怕微信消息,怕敲门声,怕碰见不是太熟的人,不想社交…

这不是丧,只是不喜欢那样的嘈杂和纷扰,不喜欢这种所谓的“人情世故”。

开心是装的,懂事是装的,自信是装的。

只有自己知道,卑微是真的,孤独是真的,不开心也是真的……

独来独往没什么不好的,至少,很多东西可以自己承担,很多社交套路已经看透,永远保持着旁观者的清醒,永远别做局中人,或许一个人的清醒和通透,就是会给外人一种感觉吧——“她很孤独”。

其实不然,外人只能看到你独处时孤独的表象,她看不到当你独处时,你内心那个恬静开阔的世界有多美好~

真的不想社交,只想呆在这里的小世界里带发修行,做自己的人间真实……

长大后终于懂了,初中课堂上语文老师突然在某次班会上深沉的跟我们说: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

原来是这个意思~

我跟这个世界处不好就是处不好,跟社交能力真的无关!可社会生活需要社交,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才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享受独处。

是心累了,才感受到孤独……

沉默与孤独作伴,希望与绝望纠缠,所有的一切,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交是生活所需,独处才是自我享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rk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