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喜欢历史,从来没有听过历史系的导师讲课 , 听说历史系的教授讲课,我迫不及待的去听。上课地点是在c栋306,随着上课时间的临近,同学们陆陆续续的走进教室,顷刻间容纳一百多人的教室是剩下三分之一的座位。研究生上课,一般是小班上课,来这么多人的,还是比较少见。平时都是各忙各自的,上课就成了交流的机会,同学们交头接耳,教室很是热闹。
上课铃响,从教室后门走进来一位穿着蓝黑色的上衣,内穿黑色的毛衣的中年男老师,他的头发黑中夹杂着一些白发,似乎可以想象出他做学问时的认真和专注,他脸庞饱满,脸上看不出岁月留下的痕迹,加行步履稳健,更显得显得精神焕发,甚至可以用英俊潇洒来形容。从他的自我介绍中,给我得知他是负责讲授明史的文教授。
文教授声音洪亮,在这种大教室,即使坐在最后面的一位同学也可以听的清清楚楚。他首先简介了明朝的地位,接着讲自己的讲课框架,之后开始正式的上课。首先介绍明代的各位皇帝,用十六个字将明史贯穿起来“太惠成仁,宣英景宪,孝武世穆,神光熹思”接着讲了明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阶级斗争,明史的历史分期,明史的编撰,上课对很多同学来说是枯燥的事情,但是在他的课上,大家都专心致志,只听见沙沙记笔记的声音。很多老师都是带着笔记上课,文教授两手空空,满腹学问随手拈来,滑向笔端,半边黑板刚擦好,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已经是字迹满布,学生又上去擦,给大家介绍的学习书目,文教授写了满满两大黑板。
在接下来的一趟课中,文教授讲明代政治制度的变革,在讲到中书省丞相制度的兴废,谈及朱元璋的措施时,好像整本《明太祖实录》是印在脑袋里一样,如数家珍,句句引来,讲到中书省时直接引用原话:“中书者,百度之总,百官之动禀承。凡朝廷命令政权,皆由斯出”,“人主不能独操威柄,大臣便得以主权自恣”。讲到废除丞相制时,文教授说道“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天下事务,彼此颉抗,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谈到胡惟庸的专权时直接引用《明史-胡惟庸传》:“生杀黜陟或不奏进行”在谈及内阁大学士的职责时,文教授引用《明史》职官志内阁:“详看奏疏,兼司平冗,然帝尤独揽威柄,士鲜所参决。”对于很多人来说记住其中的一句已经很难,只能记个大概的印象,但是文教授思路敏捷,用他渊博的学问将大家引向浩瀚的明史中,将枯燥的历史讲的高潮迭起引人入胜,即使是不喜欢历史的同学也喜欢上了历史。
在西华师范大学听历史系教授文廷海教授讲课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