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无处不沟通,在这个信息互通越快的世界,小到和自己内心,中到家庭,再到工作,大到国家之间都需要沟通,再也没有隐士(熊逸也出世赚钱了),没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情况了,并且圣贤也是兼具出世入世,如孔夫子和阳明先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沟通的目的或是增进友谊、亲情、爱情,或拉拢人心,或被侵犯时不让自己吃亏(利益不受损害,包括心理的意义,不开心影响也很大,不能忽略),或为了争取利益,或为留下好的映象(面试),所以恰如其分的沟通是关乎生活的幸福和人生走势的关键因素。
把握住沟通的最佳时机——逻辑思维能力
提前:客观原因,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主观原因,快速反应能力(领悟能力)不足。
滞后:拖延症、选择性综合症(可能是完美主义者)
发现有时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还是有混乱!容易被人找到漏洞(对于那些爱找漏洞的人),不要依赖别人会懂你,即使最亲的人也会误解或者根本不理解你,减少自己漏洞(从这方面看爱挑漏洞的人正好可以作陪练,所以要珍惜)。有的事情直觉上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自己一时没有理清思路,造成错过表达的最佳时机!因此好的沟通在于快速理清思路,而并不光是好的嘴皮子(就像英语不好很可能是母语不好),谈判大师和社交达人即使口吃和少言,也能一针见血,是领悟复杂后回归简单。这种洞悉力的锻炼,需要生活中多输入多输出,然后在潜意识里留下了那些。
刚柔并济和情理结合——说道理讲故事能力
刚柔并济:底线要刚(话语权,基本分项),属于自己边界内的事必须坚持自己的内心(别人的话最多是参考);上线要柔(加分项),属于别人边界里的事能不操心就不操心(就算操碎了心也于事无补)。
情理结合:因为一堆大道理没人能一直听下去,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们的体内保留着远古祖先喜欢围坐篝火旁听故事的基因(启发性思维),而不喜欢生硬的思维推理(关键是大脑记不住)。
保持适当的距离——情绪控制能力
沟通要适量,分人数、场合、情境的不同
太多 :话不投机半句多,容易造成误解
太少:让人感到太冷淡,没有达到有效沟通
沟通,是输出和输入的过程,输出的是内在能力的外在体现,输入的是他人的反馈;我们需要修炼大脑和心理,来达到恰如其分的沟通。
网友评论